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1部分

這麼長的海上補給線,樑棟這樣安排還是非常合理的。不等眾人開口疑問,樑棟便接著說道:“三十四個船運公司,計三百八十萬噸位的商船,我們已經全部進行了協調。上個月五號,所有貨輪都完成了相應的改裝。”

陳紹寬滿意的點了點頭,看來一眼手中的檔案後,說道:“梁司令,南洋各登陸港口和灘頭的海圖、海況、潮汐等情報已經到了。回頭我讓海軍司令部給你送一份,儘快組織商船船長們學習。”

“是,陳校長”

將樑棟送下講臺後,陳紹寬繼續說道:“各位,未來的戰爭,是海陸空立體戰爭。怎麼才能讓這海陸空三軍緊密的配合起來,成了我們眼前最大的難題。這可不是需要一個或者幾個身經百戰的將軍那麼簡單,這需要一個配合默契的團隊,和一套高薪、精準的綜合系統。”

說完之後,陳紹寬就將遠東航空管制委員會主任錢三學、聯軍通訊司令部孫偉正司令、琉球科學院葛陽副院長、東海聯大無線電技術研究所任紹炳所長、雷達技術研究所楊家皓所長等人請上了講臺。

眼看就下午…了,正急著趕回去與老兄弟們吃團圓飯的李老闆,見陳紹寬不緊著正事辦,而是將這麼一群人請上了講臺,便湊過頭去,在梅貽琦耳邊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道:“梅校長,陳校長他沒兒沒女的不急著回去過年,可我們還得回去呢他這是搞得那一出啊?”

梅貽琦舉起右手,頭也不回的將李老闆推了回去,並不無得意的笑道道:“好好聽著,這可是科學院半年來最大的成果。”

在李老闆的印象裡,科學院裡的那些老傢伙,除了給琉臺兩地的工業佈局挑出一大堆問題之外,也就折騰出了個不堪大用的電子管計算機。就在李老闆一頭霧水之時,無線電技術研究所任紹炳所長,與科學院葛副院長一番謙讓後,才接過陳紹寬遞來的話筒,不無激動的說道:

“大家好,我叫任紹炳,是東海聯大無線電技術研究所所長。在琉球科學院、遠東航空管制委員會、雷達技術研究所和聯軍通訊司令部的協助下,我們終於研發出了一套聯軍作戰指揮系統。”

很顯然,任紹炳所長的話有點前衛,臺下絕大數人都不知道他所說的系統是什麼玩意兒。但李老闆卻被這個訊息驚呆了,便忍不住的站了起來,急切的問道:“任所長,聯軍作戰系統都有哪些功能?”

好歹還有一個懂行的,這讓任紹炳所長非常之欣慰。一邊微笑著給李老闆點頭,一邊指著科學院葛院長和雷達技術研究所楊所長展開的示意圖,介紹道:“我們之前沒想過搞一套作戰綜合系統,只是應遠東航空管制委員會的邀請,設計一套軍民兩用的導航系統。”

這件事李老闆還是知道的,說句不謙虛的話,琉臺韓三地的空中管制、飛機導航、雷達引導降落已經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但他們搞出的那個系統,只是對各國技術的綜合應用,並沒有什麼高精尖的核心技術。

“無線電導航的系統有很多。二戰時德國、美國、英國都有各自的系統。定向信標、全方位信標、甚高頻全方位信標,不一而足。但它們全部用於軍事,而不像我們直接用與民用飛機的導航。”

任紹炳所長清了清嗓子後,繼續說道:“坐過飛機的朋友,或者瞭解飛行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現在飛機的導航全依賴與電子羅盤。靠電臺發射的訊號,來確認自己所處的方位。但這個方位很不精確,只知道在某個電臺的左側還是右側,而不知離目的地有多遠。

當然,軍方的導航技術要先進點,但也僅先進一點點。比如琉球海軍航母上的艦載機,只要飛出母艦120海里遠的範圍,那就得靠領航員用最原始的地圖導航。畢竟大海中央可沒有電臺訊號,他們也只能如此。”

沒有來到這個時代前,李老闆對海軍飛行員和空軍飛行員的感覺差不多。但隨著琉球海軍有了自己的航母,李老闆才發現海軍飛行員對技術的要求,要比空軍飛行員高出許多許多。

在這個沒有GPS導航的年代,海軍艦載機飛出一百海里就可能迷航。先不提能不能找到敵人,連能不能安全返回都成了問題。特別是遠距離奔襲,主要靠羅盤甚至太陽加地圖,以及推算。導致許多二戰陸上王牌飛行員都怕海上飛行,所以就給美國海軍飛行員留下了瞧不起陸軍飛行員的傳統。

李老闆曾聽邁克將軍親口說過,在珊瑚海海戰中,列剋星敦號俯衝轟炸機攻擊隊隊長比爾…奧爾特海軍中校和他的報務員,在攻擊翔鶴號後飛機受損,並發現自己處於飛行員的最危險的境地——在蒼茫大海的上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