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時,胡適回過頭來,微笑著說道:“聯想公司農業課題專案組缺個領頭人,不知道晏先生對這個職位感不感興趣?對了,專案組長組長同時還將兼任臺灣省政府農業廳、南華農業部高階顧問,要為臺灣和南華的農業主管部門提供決策諮詢。”
晏陽初哪能不清楚這個職位的影響力,但還是苦笑著說道:“胡校長,晏某現在還擔任著聯合國教科文組長的高階顧問,事關中國人的國際聲譽,做事得有始有終,一時半會兒我恐怕是脫不開身啊。”
“有博文這位助理秘書長在,我想這些都不是問題。”梅貽琦指著滿面笑容的李老闆,繼續說道:“經過我們幾年來的苦心經營,琉臺南三地的工業發展還算差強人意,但農業方面就不容樂觀了。晏先生,海外華人非常需要您,現在就等您一句話了。”
見晏陽初朝自己看來,李老闆連忙笑道:“晏先生,我可以與教科文阻止進行溝通,請他們派您去那霸灣分部工作。”
“那好,不過我還有一個條件。”晏陽初權衡了一番後,突然笑道:“我知道各位神通廣大,你們還得從國內請一位農業方面的大才。只有他到了,我才會接受這個職位。”
“董時進”胡適指了指晏陽初,脫口而出道:“晏先生,我感肯定,您說的是董時進董先生。您放心……我們會把他請來的。”
晏陽初點了點頭,哈哈大笑道:“知我者適之先生也我說的就是董先生。”
看著李老闆那副茫然的樣子,聯想公司華盛頓辦事處王浩主任連忙遞上一份資料,笑道:“李先生,這是您要的被**方面拒絕參加政治協商業協會議的黨派領袖資料,董時進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不等李老闆翻開資料,晏陽初便介紹道:“李先生,董先生是農民黨主席,早年赴美留學,獲得康奈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不過因為強烈反對**的土地改革,為**方面所不喜。農民黨被**方面拒絕參加政治協商業協會議後,董先生曾致電給我,說他準備移民美國。”
“他為什麼反對土改?難道與我一樣,也是地主家庭出身嗎?”李老闆一楞,隨即忍不住的問道。
“博文,你把董先生當什麼人了?”梅貽琦臉色一變,異常嚴肅的說道:“我敢肯定董先生是對中國農業研究最為深入的人,他認為中國的土地不是分配不均,而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農村勞力大量剩餘。
所以中國農村的改革,應節制生育、優生優育,同時發展其他產業,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出去。如果實施土改,平分不多的土地,就會將農村大批剩餘勞力束縛在土地之上,這不僅阻礙中國工業化程序,且平分土地後,土地細化,絕難推行機械化。
而且農民在小塊土地上沒有致富的可能,對土地的長遠投資勢必缺乏熱忱,耕地勢將退化。再者,土地改革後,由於失卻了地主、富農的累進賦稅,將給國家稅收帶來困難。”
大才如假包換的大才李老闆甚至懷疑那位尚未謀面的董博士,是不是與自己一樣是穿越人士。
正如梅貽琦所說的那樣,董時進絕對稱得上農業經濟方面的專家。他認為**多數農村檔案和黨政領導的講話,都引用了莫須有的調查資料,即:錯誤認定不到鄉村人口10%的地主富農,佔有約70%至80%的土地。且這一錯誤資料,經多次重複而變成虛幻謊言,甚至被許多人認為是真實的……這令董時進憤憤不已。
而根據民國政府土地委員會在16省,163個縣,175萬多戶農戶中舉行的調查接管顯示,35。6%的農戶擁有五畝以下耕地,24%農戶擁有五至十畝,13%農戶擁有十至十五畝土地,一千畝以上的大地主只佔全國農村人口的0。02%。
董時進甚至據此向毛寫信指出:在中國,封地或土地世襲的封建制度,多年前就結束了。土地可以自由買賣,租賃基於雙方自願,土地擁有者中的絕大多數是靠勤勞和善於經營起家的。
如百姓所言,“富不過三代”。地主不是一個階級,中國文化中“有恆產”的傳統,勢必令工農兵學商個階層的人在富裕起來之後,去農村購買土地出租。這和存款,買股票是同樣道理。擁有土地不是犯罪,極少數人用不法手段奪取土地才是犯罪。
基於此,董在給**的上書中,甚至舉了進城女傭和黃包車伕,也會蓄錢到老家去置地的例子。董藉此向毛指出,擁有小塊土地的農戶,寧願租出土地,而自己有勞力和經營能力的農戶,也會另外向地主租土地耕作。自耕農刻苦勤奮,其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