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地。車窗外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讓李老闆感覺回到了一年半前的沖繩。隨著轎車的顛簸,一夜未眠的李老闆終於進入了夢鄉。
“小吳,房間安排好了沒有?客人馬上就到了。”看了看牆上的時間,正在淡水鎮碼頭倉庫辦公室裡研究資料的張伯苓,立即放下手中的檔案,鄭重的叮囑道。
所謂的房間,就是倉庫邊那一排用瓦楞鐵臨時搭建的小棚。自確定南洋之戰的時間後,張伯苓負責的後勤委員會,就駐紮在臺北郊外的碼頭邊展開工作。
環境簡陋但條件卻一點都不差,偌大的倉庫被隔成大小四十多個辦公室。一千多東海聯大和臺灣幾所大學的師生,分別在食品藥品處、物資轉運協調處、工業產品(武器彈藥)生產處、工業標準化執行處、後備人員組織培訓處等二十多個部門裡緊張忙碌著。
生產計劃處是所有部門中最重要的部門,而該處處長就是李老闆的大舅子,曾經在美國波音飛機制造公司擔任過零部件調運負責人的曹小凡。
十年前,曹小凡隨曹樸夫婦移民美國。在聖路易斯大學攻讀動力工程專業,畢業後先是在UCLA發動機研究所呆了一陣,然後就到了底特律,在美國國家標準化組織工業委員會中擔任助理調查員,之後做了兩年廠商協調小組成員。
在最初的幾個短期工作後,曹小凡加入了美國波音飛機制造公司,並擔任零部件調運部門的一個負責人。由此,他全程參與了羅斯福總統關於擴大生產15000架飛機的計劃,並磨練成物資數字和部門間協調相關的處理複雜局面的統籌專家。
舉賢不避親,琉球備戰計劃剛剛敲定。曹老爺子就一份電報,將大洋彼岸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長孫召回。曹小凡一家三口剛在沖繩機場下飛機,連父母和十二年未見的小妹都沒碰上,就拋下老婆孩子跟隨張伯苓來此組建後勤委員會。
不管他的經驗多豐富,精力多麼充沛,但也被眼前這一切搞的焦頭爛額。在琉球群島上下看來,臺灣還是有一點工業基礎的。但在曹小凡這個專業人士眼裡,臺灣什麼都沒有,什麼都需要重頭再來。
不得不承認,曹小凡的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在他的組織協調之下,四大車廠才能在兩個半月的時間內投產,併為臺灣騰飛計劃每天提供一百輛卡車。
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無論是琉球的大學島,還是臺北的“影子內閣”成員,無比為此歡呼雀躍。但在曹小凡看來這什麼都不是,按照他的說法“全臺灣進入戰時每分鐘才生產出0。07輛卡車,而美國平時每分鐘都能生產出8輛卡車”
這能比嗎?儘管大家都不認為兩者之間有可比性。但嚴峻的現實擺在眼前,不得不承認每天一百輛的產量,遠遠不能滿足臺灣騰飛計劃的建設需要,更無法給南洋之戰提供足夠的運輸工具。
“處長,張校長請您半個小時後去會客室,據說琉球那邊來客人了。”
秘書的提醒讓曹小凡有點不耐煩,暗想這都忙成什麼樣了?哪有閒情逸致去接待什麼客人。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曹小凡抓緊時間看完了手裡的幾份報告。自臺灣騰飛計劃展開以來,全島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修橋造路運動。今天台南、高雄和嘉義的幾個中型汽車配件製造廠正式投產,目前臺南已經成為了南部的橋頭堡,僱傭了四十多萬日本工人。
但與汽車製造相關的道路,水電基礎設施和零部件加工廠卻沒有配套。現在還只能從歐洲各國採購二手發動機,以及美國的金屬材料加工後再進行組裝。
高雄正在建設一個大型的滾珠軸承廠,花蓮南部也在為新型發動機的研製大興土木。千頭萬緒,但卡車的產量就是上不去。轉眼間就快五月中旬了,只有1300輛的產量,還必須抽出400輛來支援南朝鮮那邊的工作。
一方面是戰爭需求帶來的不斷刺激,另一面是因為突如其來,近乎一場**般的混亂。大批製造業技術工人從日本的遷移,已經在幾個市縣裡造成了相當的社會和治安問題。
李老闆被叫醒已經是上午十點二十分,迷迷糊糊的鑽出轎車,便跟隨張校長的秘書,走進了這座海邊倉庫。
“博文,一夜沒睡,現在還困吧?”從張伯苓那滿帶血絲的眼球中,可以看得出來他也缺少睡眠。
李老闆連忙打起精神,再次揉了揉眼睛,笑道:“老爺子,我們年輕人扛得住,倒是您老要注意休息啊”
一身青布長衫的張伯苓,擺了擺手,苦笑著說道:“大戰在即,要什麼沒什麼,我就是想睡也睡不著啊。走,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