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全部是代理。在回國前視訓練情況最終確定,能者上,庸者下!

迫擊炮連改稱為火力加強連,擁有三個60迫擊炮分隊,一個120迫擊炮分隊,一個M2機槍排和一個警戒排,但僅僅是個空架子。李浩讓吳天和楊斌協助牛得志組建該連。牛得志這個大院裡軍銜最高的副團長就成了警衛營的連長。

大方向定下來之後,李浩當上了甩手掌櫃。扔下圍在一起研究工作的眾人,跑到病房裡看望那些傷員。遠遠的看著阿財跟著一個漂亮的女護士在病房裡忙碌著,李浩慢慢的走了進去。

受過系統教育的李浩明白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前些天便把阿財安排到大院裡文化人最多的醫院,讓他跟著醫院的醫生們學點東西。

躺在床上的傷兵們看到營坐的到來,能站的都站了起來。李浩和他們打成一片,噓寒問暖,病房裡傳出陣陣的笑聲。不一會,其他房間的傷號都知道營坐來了。一個個相互攙扶著湧了進來,以至於房間裡都呆不下了。後來的人站在門外,不一會整個走廊被站的水洩不通。

接下來的幾天裡,整編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了。牛得志發揮主場優勢,把在養傷中的所有炮兵全部集中在他的病房,這裡成了火力連的臨時連部。看著韓立國提供的材料,李浩不得不承認這個大院裡藏龍臥虎。受過系統訓練的炮兵竟然有二十來人,另外還有十幾人曾經在藍姆迦接受過美軍顧問短暫的訓練。自學成才會打炮的也有十來人,不過他們中有一半人還沒有完全康復。

機槍手不多隻有十幾人,看來這個方面的培訓要立即開始。剛剛康復加入警衛連的新人裡面也發現了好幾人才,有四個坦克車手,三個汽車兵。於是把他們調進了只有一輛吉普車的臨時汽車教導隊。三個高射機槍手被楊斌送到牛得志那裡。

三個報務員被韓立國挑了出來,雖然現在沒有電臺,但是這樣的人才不能在警衛連裡埋沒了,先讓他們給吳天幫忙。

看著自己的人被接二連三的挑走,張小山坐不住了。帶著他的幾個排長鑽到病房裡進行兵員預定工作。

司令部旁邊那個空蕩蕩的原司令部警衛團的訓練場,又響起了久違的訓練口令聲。其實大家都是老兵,現在的訓練主要就是人員的磨合。

美軍的軍服的確不錯,就是上面的軍銜標誌和國軍的相差甚遠。

韓立國不得不給所有的人員,進行了一次美軍軍銜知識普及教育。為了讓那些學習汽車駕駛的新兵們趕快上手,李浩又跑了趟湯姆那裡,借來了四輛卡車充當教練車,還順便拉回來二十桶汽油。

最忙碌的自然是吳天,傷員康復需要營養。戰士訓練消耗的體力太大,需要大量的肉食。吳天不得不帶著一個班跑遍了整個臘戎,用警衛連換裝下來的槍支,給大家換回了一車車各種家畜家禽。

李浩對自己這副身體還是比較滿意的,想想後世跑500米就喘不過氣,現在跑五公里都沒有問題。雖然自己是個懶人,但是為了自己的生命,還是下狠心和士兵們一樣,背上步槍全副武裝的進行訓練。

不料他的行為極大的刺激了全體官兵的訓練熱情。在國軍中能和士兵們一樣揹著步槍訓練的長官太少見了,於是那些老兵痞們原本對李浩的感激漸漸的轉變成敬佩。

不知不覺中,軍官揹著一把M1步槍或者一把衝鋒槍,成了大院裡的潮流。李浩的行為不知不覺中顛覆了這群嫡系中央軍的傳統,現在小兵和長官一樣在腰間都別上了手槍,長官和小兵一樣背上了長槍。這似乎就是平等吧!。

第六章 計劃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轉眼一個半月過去了。席捲全緬的全國大起義也在沸沸揚揚中落幕。臘戎雖然有零星的槍聲,但安全形勢比前段時間好了許多。

突擊隊到現在也沒有傳來重慶的命令,不過大院裡的全體官兵,對時局也不是一無所知。在訓練的間隙,大家都圍著吉普車,聽車載收音機裡中央社和新H社的廣播。

部隊裡沒有政訓人員,再說又遠在國外。在李浩的潛移默化下,大家漸漸的模糊了黨派的概念,在這裡大家都是中國人。如果在國內,早就被軍統請去喝茶了。

兩黨在重慶的談判,是大家最關注的事。誰不想天下太平,安安生生的回家過日子啊。同時也給部隊訓練帶來了消極影響,都和平了,這麼拼命的訓練幹什麼呀?李浩能感受到營地裡這細微的變化。

內戰一天天的臨近,自己的何去何從迷茫起來。前段時間忙著應對生存危機,現在該想想自己的出路了。坐在訓練場的草地上,李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