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負擔的起。
十年之內,必須統一南洋,打敗西班牙、荷蘭等海上霸主,否則,所謂的反清復明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朱駿感覺肩上的擔子更加重……
第一第六十章:洗腦
馬車急駛了小半時辰,遠處傳來咿咿呀呀的朗朗書聲和士氣如虹的操練號響,朱駿拉開車窗的掛簾,只看到軍營附近圍坐著一排排的少年穿著統一的青灰長衫各自圍成一團,而每一個圓圈的中間,則是一個手捧著書簡的夫子搖頭晃腦的唸誦著三字經,夫子們念一遍,少年們也跟著讀一遍,每個圓圈相隔都有一段距離,從而使得干擾並不甚大,在遠處則是數百個工匠正在為少年們建立住宿的房屋和學堂、飯堂等設施,只幾日功夫,地基已打的差不多了,因為人多的關係,朱駿預測一個月之後便能將連片的屋子拔地而起。
這一段時間少年們夜裡是混入軍營中與士兵同睡的,作息時間與士兵同例。朱駿的計劃是先拿出半年時間讓少年們白日識文斷字,夜裡則是思想教育,半年之後再根據本人的意願選擇去從軍、習文、習算,或者學習洋文。
譬如想從軍的少年,在能夠識文斷字之後則編入各指揮使的親兵隊,由軍官們實地教學,又能將他們拉入戰場中磨練,一來二去,恐怕就能夠成為基層軍官的人才。習文的少年則是編入各部衙門做差役,學習洋文、外交的編入禮部,這些人擁有一定的基礎文化知識,腦子靈活,學東西也快,不出三年便能為朱駿所用。
朱駿的飯也不是白吃的,既然投入了這麼多,朱駿當然要保證這些人的忠誠,而夜裡的思想教育課程便是朱駿在這個時代的又一個創舉,每到夜晚臨近,所有的少年都要朗誦各種口號。
一個教官大聲問:“是誰將你們解救出來,給你們飯吃,給你們衣穿,建屋子給你們住?”
少年們必須大吼:“吾皇萬歲,是英明仁武的新始大帝,吾等深受皇恩,粉身碎骨,亦不能報之一二。”
又有教官大聲問:“你們的父母是誰殺死的?你們從前為什麼要流浪街頭,又為什麼會受盡苦難?”
少年們齊聲答:“是滿清韃子,他們屠戮我們的父母,搶掠我們的土地,凌辱我們的姐妹,吾等願誓死跟隨吾皇興師北伐,復我大明萬世基業!”
“可是你們會死的,你們可能會死在征程,會死在異國他鄉,可能會被押入韃子的大牢裡接受酷刑,烙鐵會炙燒你們的肌膚,沾了鹽水的皮鞭會讓你們的血肉翻飛,你們不會害怕嗎?”
“我們絕不害怕!我們向蒼天、向我們的祖先發出誓言,我們追隨吾皇、侍奉吾皇就如追隨侍奉我們的父母,我們不畏懼死亡,只害怕不能夠為吾皇的基業添磚加瓦。”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
這些話每日重複一遍。深深地烙印在少年們並不成熟地心底。接下來還沒有結束。教官們會隨意點出一兩名少年。讓他們站出來描述在江南地痛苦經歷。講述他們如何失去父母。如何接受路人地白眼。如何三餐不繼。如何流浪街口。這種訴苦教育讓許多少年得到了共鳴。再相比於現在地生活而言。自然能分出好壞了。
將少年們封閉在一個山谷裡。每天從早到夜裡不斷地學習、操練。接著又是各種口號式地教育。在後世。人們普遍稱呼為傳銷洗腦。朱駿需要地不單是他們將來所學習活歷練出來地知識才能。更多地是需要他們絕對地忠誠。需要他們能夠毫不猶豫地為自己犧牲。
馬車驟然頓住。立時便吸引住了夫子和少年們地目光。無數雙烏黑地眼眸投射而來。朱駿緩緩下了馬車。便有夫子倒地拜伏:“吾皇萬歲萬萬歲!”
盤地而坐地少年們反應過來。前幾日地思想教育想必收到了不少效用。他們先是楞了楞。隨後紛紛激動地跪在地上學著夫子們地口吻齊聲頌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黃信也從後面的馬車上下來,望見穿著乾淨衣裳,識文斷字的少年不由的楞了楞,他實在想不到這些少年們的待遇竟如此的好,既有乾淨的衣服穿,又有書讀,看他們現在精神奕奕的樣子想必也是吃了飽飯的,如此好的條件,就是放在一般富戶的子弟中也不過如此。這時只聽見朱駿溫和的聲音傳來:“孩子們都起來吧,朕忙於國事,最近一直尋不得空來看望你們。”
朱駿一面說,一面走進少年們中央,摸摸這個人的頭,拍拍那個人的肩膀,像慈父一般的問了些少年們的生活問題,又時而說幾句玩笑話,惹得少年們鬨笑連連。接著朱駿話鋒一轉,溫和的臉色也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