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馳道修建完畢之後再說吧。唔。退朝!朕乏了。回去歇養歇養。”
朱駿逃也似的匆匆走了,只留下一群既帶著一絲勝利微笑,又有些急切的官員。
不管怎麼說,皇帝至少服軟了,百官們總算找到了勝利的感覺。
沐天波在眾目睽睽之下輕咳一聲:“大家都散了吧,工部的抓緊一些,馳道要儘快修建起來,皇上一日沒有大婚,大家心裡都沒有底。”
工部尚書這個時候他若是不說幾句豪言壯語地話恐怕要被眾同僚用吐沫淹死,馳道修好就大婚,早一日大婚就早一日有皇子,有了皇子就能早一日立儲,這國本地事可就著落到了你這個工部尚書肩上了。
工部尚書捋著袖子站了出來,道:“沐公爺安心,下官明日就請旨巡視各省馳道的進度,這工期一定要減之又減,只是要日夜趕工,必須多招募一些工匠來,這銀子尚缺了不少呢。”
大家又將目光轉到了掌管錢糧地戶部尚書身上,戶部尚書臉早已憋的紅紅地,朗聲道:“馳道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如今又關乎了國本,工部需要多少銀錢,儘管寫上清單,下官能支應多少就支應多少出來。”
“王大人說的好。”大家都是一片讚賞。
第二天,工部尚書向朱駿上了條陳,要求巡視各省馳道建設,朱駿准奏,五十多歲的工部尚書只帶著七八個皂隸也不做轎,騎著快馬前往各省,馬不停蹄的監督進度,據說這位尚書有過十一個時辰沒有閤眼的記錄,半道上直接從馬上栽了下來,老骨頭差點散架,好在被皂隸們扶住,尚書大人手指著遠處大呼:“本大人沒事,爾等不要停歇,去給本大人弄個藤椅過來,繼續趕路要緊。”
尚書大人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立即感染了各省的工程建設官員,馳道工程如火如荼的不斷的加快著進度。
在海都城,奉天開發區衙門正式掛牌成立,內閣大學士周慕白親自坐鎮,心學書院的貢生全部出學院為皂隸,心學的大儒們也被安排入各司主事,這一次,心學打算讓腐儒們瞧一瞧工商的力量。
很快,數百名心學貢生開始奔赴九省的各個城市,先是在城門口張貼開發區的告示,接著便是拉人,他們頭上頂了個貢生的名頭,若是要造訪哪家士紳地主的宅地,立即便有人相迎而出。
貢生開始一個個造訪地主士紳,反覆的和他們講解開辦作坊的必要性以及利潤,這些平日裡與其他學派激辯的貢生們口若懸河,從三皇五帝講到今上神武,再不斷的旁敲引證,反覆的說明開辦作坊是件如何光宗耀祖,積聚錢財的手段,每一次造訪都讓主人聽的津津有味,不斷點頭,這些緬人士紳們雖然也讀詩書,卻大多是附庸風雅之徒,在鄉民面前之乎者也倒還能混過去,在貢生面前立即就沒了氣勢,貢生們一次性就能滔滔不絕的講一兩個時辰,接著他們會喝口茶潤潤喉嚨,問主人道:“先生可明白了嗎?”
“明白,明白!”這是鄉紳們的第一個回答。
“那麼您是否打算去奉天開發區開辦一間作坊?”
“這個…這個嘛。”士紳們開始猶豫起來,他們的答案大多驚人的相似:“此事還是從容再議的好,過些日子再說。”
士紳們能積斂到一定的財富並非是那種聽的熱血沸騰便拿出白花花的銀子去投資辦什麼作坊的主,大家都明白,貢生雖然說的好聽,可實際如何誰也不知道,這種事還是先讓別人去辦,待他們賺到了錢,自己再出馬不遲。
貢生們臉色一變,隨即告辭,接著又奔到下一家去了。
其實這樣類似於後世業務員一樣的登門造訪並非沒有效果,問的人多了,自然會有幾個頭昏發熱的二愣子願意上賊船,幾百個貢生、整整七八天的功夫,便已招到了五十多個願意拿錢出來辦作坊的鄉紳。
第一第一百三十七章:變數
周慕白所選的特區地址位於海都城西南十里,這裡原本早已通了馳道,方圓數百里皆是平原,幾條大河也是自這裡奔騰入海,很快,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之後,一百二十三名本地鄉紳以及漢商陸續抵達海都,內閣大學士周慕白親自宴請,緊接著百輛馬車魚貫出城,到達選址處丈量土地造冊。
鄉紳漢商們看到這片了無人煙的土地時都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心裡打起了退堂鼓,如此荒涼之地,在這裡建立作坊如何運作?又去哪裡招募工匠,材料又該去哪裡採購,等等的問題盤繞在他們心頭上,原本還熱絡的氣氛一下子冷了下來。
周慕白眼見如此,道:“萬事開頭難,諸位是開發區中第一批商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