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部分

是物價的問題,這些清單上的禮物在大明可以說是稀鬆平常,譬如朱駿每年都可以收到各藩國進貢來的象牙,府庫裡都堆滿了倉,可若要是放在歐洲,這就是無價之寶,原因很簡單,南洋有大象,而歐洲沒有。

還有絲綢,這種貨物在海都的作坊裡幾乎一天可以生產上萬匹,價格也也不過一兩銀子一匹,可是一旦運到了歐洲,價值就至少要漲個十幾二十倍,為什麼?因為歐洲不產絲綢,如果他們購買的話,就必須讓船隊冒險花上半年的功夫來回販運回來,價值也就自然高貴了。

不過朱駿這一趟也是下了血本,他與公主自然是沒有感情的,既然如此,要想讓威廉三世上鉤,那就拿錢砸死他,不信這個鄉巴佬不把自己當金龜婿。(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一第二百零五章:私產神聖不可侵犯

朱駿抵達海都的西南三省考察團在海都港口登陸之後37到了禮部官員的歡迎,內閣大學士周慕白親自率隊,首先帶領他們參觀了城內的一些古蹟,如今的周慕白由於重點抓海都的經濟,一年下來,也頗有心得,口裡總是掛著生產、作坊、生產額、營業率等專業詞彙,十足一副後世經濟磚家的模樣,考察團的鄉紳商宦們由於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覺得哪裡都是稀奇。

在城裡逛了幾日之後,周慕白開始引著商人們往開發區去,沿路上作坊林立,各種拉貨的馬車來回穿梭,考察團的紳商們看著連連乍舌,等到了開發區正中的開發區辦衙堂,周慕白拿出各種報表給紳商們看。

“在海都,超過兩百工匠的作坊就有一千一百二十家,每天生產出來的貨物都需要成千上萬的馬車拉到港口或者倉庫,這其中作坊主所賺的利潤至少一年都有幾百上千兩銀子。”周慕白捋著八字鬍,搖頭晃腦的大是得意,開發區可是他一手經辦起來的,既是他的政績工程又是他的心頭肉。

為了把開發區辦好,周慕白這一年來難得睡上幾次好覺,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先是上朝,接著象徵性的到內閣轉一圈,與楊嗣德議議朝中的一些大事,待吃罷了早餐,便乘著馬車往開發區趕,每日都要到各作坊去巡查一番,再到開發區衙門裡處理一些材料,到了下午,便去接見幾個有意入股開設作坊的商人,一直忙到夜裡,還要過問商人議會的議題,若是覺得可行的,便準允透過,就這樣折騰了一年,周慕白已經顯得消瘦了不少,倒是增添了幾分仙風道骨的模樣,至於黨爭的事他也沒了多大的興趣,從前總想著弄權,可是上次皇帝駁斥了一番之後,他的侄女又成即將成為貴妃,這樣一來,他也沒有必要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人爭了,相反的,自從著手開創開發區以來,由於他的業務精煉,不但獲得了眾商人的好評,更是讓那些朝中的同僚們另眼相看,雖然日子過的苦了些,總是有忙不完的事,可是心裡舒坦,也有日新月異的成就感。

“開發區的稅銀只是二十抽一,可朝廷一年的稅銀也有整整兩萬三十萬兩,而且今年又增添了幾十個大作坊,稅銀還要增加幾成。”周慕白驕傲的向百來個考察團成員介紹。

紳商們瞪著眼睛,對周慕白崇拜的無以復加,這種震撼是絕無僅有的,兩百萬兩銀子啊,這可是大清一省的稅銀啊,這百來頃的土地所收的稅銀就有一省之多,難怪明軍打進城時各個裝備精良,就連軍衣都是綢緞製成的。

這時,辦公衙門二樓傳來一陣嘎吱嘎吱的下梯聲,七八個穿著名貴綢緞的海都商人捋須下了樓,來到衙門正廳,在人群中看到周慕白,連忙笑嘻嘻的過來給周慕白拱手問好。

考察團的紳商們更覺得奇怪,周大人可是堂堂的內閣大學士,放在從前那可就是宰相了,在滿清也是個位極人臣的中堂爺,這樣的身份,這些海都的商人居然只拱手作輯,難道見官不拜嗎?

待海都的商人釋釋然的走出衙堂,周慕白顯然看出了紳商們的疑惑,道:“他們是二樓商議會商議開發區商法條款的,在海都,只要商人們願意購買一定數量的無息國債券,便可獲得太平紳士的榮譽勳爵,有見官不拜之權,你們瞧見他們胸前的太平勳章嗎?就是那個。”

周慕白的神情和藹,完全不拿大,這也是他辦開發區以來總結出來的一條心得,其實對於許多商人來說,賺不賺錢無所謂,他們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地位和尊敬。當週慕白這樣的高官會見他們時,若是能夠給予他們一定的尊敬,不說別的,就是賠錢的作坊商人們都願意投資,在這個時代,整個東方對於商人的歧視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商人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