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鰲�
城牆上的明軍仍然戒備森嚴,直愣愣的看著清軍有序的退卻。寨兵的土司頭人們卻忍不住了,他們一起來到沐府請願,希望能夠追擊清軍。
沐天波對此也是猶豫不決,清軍剛來一天,雖然第一次攻城失敗,可這也不是撤退的理由啊,這世上攻城略地,哪有一鼓而就的事?可是清軍為什麼要撤退呢?其中是否有詐?明軍是否要出城追擊?這一連串的問題讓他頭痛不已。
沐劍銘的意思很明確,那守城池,只要守住昆明就是勝利,至於清軍愛去哪去哪,根本不必理會。
而土司頭人們卻是群情激昂,紛紛請求出城追擊,不願意錯過這次屠戮清軍的機會。
沐天波聽取了兩方的意見之後,覺得兒子的話還算是靠譜一些,昆明城才是重中之重,不能出一丁點的差錯,至於城外的清軍殲不殲滅都無所謂,就算是出去追擊,防衛戰也不過是變成了野戰而已,明軍在城牆後利用火器對付來攻的清軍還行,可是在城外與清軍野戰卻沒有多大的把握。
權衡之後,沐天波打算和稀泥了,十幾代黔國公在雲南統治了三百年,基本上都是用這種和稀泥的方法來調節矛盾的,很有效果。
“諸位,清軍的動向實在可疑,大軍暫且還不能出城,可多派些斥候出去看看,若是清軍果真撤退,那麼我們便尾銜而擊,若是清軍有可疑之處,便繼續固守城池。”沐天波開話了。
土司頭人們無話可說,各自回營去了,準備好斥候回來之後出城屠宰清兵。
等所有人都走的乾乾淨淨,沐天波才叫住了腿邁出門檻一半的沐劍銘。
沐劍銘乖乖的坐在下首,不知父親又什麼訓斥。
沐天波道:“劍銘,為父的問你,若是追擊清軍,需要的勝算?”
“父親,我是堅決反對出兵的,清軍騎兵眾多,就算他們當真撤退,我們出城之後也不一定能討的什麼好,更何況昆明城的安全重若泰山,因此,還是不出兵為妙。”沐劍銘答道。
沐天波捋須點了點頭,嘆了口氣:“哎,你想的是軍事,而為父所要想的卻更加廣闊,清軍撤退,若是我們不敢出城去追,這士氣上就弱了一籌。此外,土司頭人們幫助我們堅守城池,他們殺賊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山寨大多在雲南的邊界,一旦清軍的主力尚存,那麼清軍隨時都有可能會跨過邊界進入深山襲擊他們的寨子,因此,若是不能盡殲黔桂兩省的清兵,安居在雲南邊境的山寨一定人人自危,我們也得替他們想一想。”
沐天波頓了頓之後:“更為重要的是,若是輕易的放清兵回去,朝廷裡的言官們會怎樣想?一隊清兵自昆明城下從容而過,昆明城竟不敢發一兵一卒出城卻敵。皇上是英明之主,他自然不會相信這些話,可是你別忘了,朝中同樣還有周慕白在,如今父親的把柄落在周慕白手裡,周慕白會不會大造聲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
第一第一百八十六章:野外
沐劍銘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那麼父親的意思是?”
沐天波沉吟了半晌:“若明日斥候回報時沒有問題,你帶兩千明兵和一萬寨兵出去追擊,只要虛張聲勢便可,不要追之太急,以免清軍狗急跳牆,另外還要嚴防清軍的伏兵和後方掩護的騎兵,不管怎麼樣,多少人出去,你要把多少人帶回來。”
沐劍銘點了點頭,拱手應道:“兒子知道了。”
沐天波臉上一窒,又喃喃道:“皇上的援軍也不知到了沒有,若是援軍抵達,昆明城才算是萬無一失了,對了,這幾日的邸報你看了沒有?”
沐劍銘尷尬的咳嗽一聲,道:“兒子整日待在營裡,哪有功夫去看邸報。”
沐天波擺了擺手:“要看的,你年紀還輕,雖然熟於戰陣,對各方面的訊息也要多看看,這樣才能立志高遠。指揮使畢竟還只是一員戰將,你若要是想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帥,就要從邸報的各種新聞中瞭解許多的事,皇上頒佈的一些旨意更要留心,要懂得皇上心裡想著什麼,要獲悉皇上的意圖,譬如從海都到昆明鋪鐵軌,皇上為什麼要糜耗這麼多銀子去建造,鐵軌能獲得什麼樣的好處,又有什麼樣的弊端,凡事都有好有壞,你要分析事事的得失,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一些心裡都要有數,你懂了嗎?”
沐劍銘點了點頭:“父親教訓地是。孩兒受教
沐天波嘆了口氣又道:“為父並不是想讓你去做個權臣,需知忠臣良將也需揣摩皇上的心意地。你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