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鰲拜的鐵桿心腹,心裡早已轉了千百個念頭,甚至還有冒失地想突然造反,救出鰲拜,可是哪有這樣容易,不說鰲拜已被逮捕,群龍無首,就算是現在登高一呼,又有幾個願意跟著他們一起造反?
傑書繼續念:“朕細數鰲賊三十大罪,但念及勞苦功高,又是先帝輔臣,免去鰲拜死罪,即刻圈
母子女、黨羽盡皆赦免無罪。”
傑書這句話出來,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康熙的意思明明白白,不管是門生故吏,或是黨羽家奴,盡皆赦免。
“皇萬萬歲萬萬歲。”
傑書見無人鬧事,心裡總算鎮定了一些,將密旨封藏之後,這才笑吟吟的對跪下的眾人道:“都起來吧。
”
黑壓壓的人群仍然沒有人起來,原來遼東天寒地凍,這些人促無防備的跪了這麼久,膝蓋早已凍的麻木了。傑書只好讓親衛將為首地幾個一一扶起又吩咐人去扶其他人,自己與幾個關外的王爺一道入衙,算是安撫。
…………………………………………………………………………………………………………………………………………………………
滿清誅了鰲拜,此時的大明官衙卻又是一陣忙碌,半個月前內廷頒出了旨意,要巡視江南,若是在以往,朝廷早就鬧起來了,天子出巡江南,這成什麼體統?豈不是和那個隋煬一副的德行嗎?這一路上的花費,還要勞動不知多少百姓,簡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可是中旨發了出來卻沒一個官員出來吱聲,別說吱聲,如今六部九卿,哪個不是眼巴巴的等著陪同官員的名額髮放出來,想當年滿人入關時北京城的官員被滿人一網打盡,於是南京六部的官員立即擁護各王建立南明小朝廷,就說當年永曆的班底,十個官員中也至少有八九個屬於南京六部地,現如今大明中興,收復了故土,誰不想回家看看?因此大家都是憋足了勁,成日成日的往禮部裡打聽。
朱駿之所以北巡,一來是去看看南京的都城建設,二來是去看看江南的開發區,這第三嘛,自然也算是深入民間,看看江南百姓地衣食住行了。
過了幾天,禮部制定的:員名單終於放了出來,朝廷一下子變成了菜市場,有人哭有人笑,沒配額地官彈劾禮部假公濟私,還特意拿出了名單,責問禮部尚書,為什麼禮部的官員這麼多,禮部官員梗著脖子反駁,就差點要罵人了,皇帝出巡,當然是禮部的人多的,否則這沿路上的禮儀怎麼安排儀仗如何處置?
禮尚書的反駁又引來了一群人地攻擊,這年頭,犯了怒都是沒有好下場的,大明地官兒也是極為懂得戰術的,既然不能從名單上找到突破點,於是雪花般地摺子又飛入內廷,彈劾禮部尚書個人作風惡劣,什麼據說女兒二婚,風聞兒子在做生意,可能他老奶奶曾經在秦淮河上從事過某種特殊職業,諸如此類,反正言官是風聞奏事,上頭又有人罩著,什麼亂七八糟的事都往上報,氣地那個一直以清流自居,天天吹噓自己身世清白的禮部尚書差點要抹脖子自殺,見人就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就連這些讀書出來當官的王八蛋都如此無恥了。
朱駿對於這群官的胡鬧早已領教過無數次,這些人要整人通常都是如此,先從人家祖宗八代下手,抹黑了再說,事情鬧到這個地步,朱駿也不能不出來發話了,板著臉在早朝時對著那些言官劈頭蓋臉的痛罵了一頓,又撫慰了禮部尚書一番,這才將這陣歪風止住。
等到了新始七年八月中旬,所有儀程終於準備得當,一身冕服朱冠的朱駿在無數人的目光中上了特製的龍艦號,百艘戰艦早已停泊在外海準備護航,還有數以千計的商船也準備跟在朱駿的身後,打算跟隨朱駿一道北巡,一來是江南的開發區早已建設完畢,商人們早有投資的打算,苦於一直沒有時間,如今皇上北巡正好湊湊熱鬧。
吉時終於到了,口岸上禮炮轟鳴,龍艦開始緩緩駛向外海,與早已等待在那裡的戰艦和商船匯合,朱駿站在船舷上,看著腳下緩緩移開,臉色紅潤的享受著海風的吹拂,~寫意,自穿越以來,他是第一次前往江南,江南是漢唐之後中華富庶了千年的沃土,也正是大明將來的都城所在,更是未來世界的中心,朱駿少不得提前要去看看,一來監督官員,二來安撫受滿清肆虐之後的江南百姓。…………………………………………………………………………………………………………………………………………
第一第三百九十七章:新儒家
浩蕩蕩的船隊開始啟程,朱駿坐在龍艦上,自然又是的旅途,除了時而站在船舷望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