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地問題。既然如此。何不先大賺一筆再說。朱駿地小算盤早就波拉波拉地打起來了。組建一支三萬人地火槍部隊。這是什麼概念?這就意味著奧斯曼人至少需要五萬支連發火銃才成。大買賣啊。
“陛下。奧斯曼是大明最忠誠地盟友。我們迫切需要您地幫助。”罕默德以為朱駿捨不得。不由得有些惱怒。早知道就不該上大明這條賊船了。反明聯盟多好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地。跟著大明混。連花錢購買武器都這麼麻煩。哎。罕默德心在滴血。可是賊船並不是這樣好上地。俄羅斯人與奧匈是奧斯曼地世仇。現在就算是奧斯曼臨陣倒戈。恐怕荷蘭聯盟中地俄羅斯人與奧利地人也會從中作梗。現在至少還有一顆可上吊地大樹。若是與大明翻了臉。奧斯曼只能在歐洲做孤魂野鬼了。在沒有任何盟友地情況下。面對俄羅斯和奧匈這兩個實力不斷膨脹地豺狼。只有被生吞活剝地厄運。
朱駿終於說出了他地目地:“朕並非不願意幫助貴國。只是連發火鐃地工藝製作十分繁複。所用地材料價格也很是昂貴。這個……這個…不若這樣吧。朕送五百支給貴國吧。就當是朕給貴國蘇丹地禮物。”
罕默德肺都要氣炸了。哥們至少需要五萬支。你送個五百支出來還一副施捨地樣子。最重要地是。朱駿所流露出來地神情明顯地意思是強大地奧斯曼帝國買不起五萬支火槍。這簡直就是在踐踏地跨三洲。強橫了幾百年地超級大帝國地自尊心。
罕默德固執的道:“陛下的好意我們心領了,我們需要購買五萬五千支火槍,我希望陛下能夠開出一個合理的價格。
”
罕默德還是顯得很篤定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幾百年中不知消滅了多少個國家,更不知掠奪了多少的財富,帝國最盛時期北至匈牙利,南至北非,東至波斯,西至黑海,與千年前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也不遑多讓,奧斯曼蘇丹更是整個歐洲最富有的統治者,他的金子足夠鑄就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他的銀幣可以塞滿一個城市所有的房屋。
“咳咳………”朱駿咳嗽一聲,說到開價,他倒有些不太好意思了,他原本就不太擅長宰人的,更何況是宰盟友一刀,可是現在朝廷到處都是用銀子的地方,不宰這群阿拉伯土鱉一刀還真對不起自己。
朱駿心虛的伸出了兩根手指:“兩百兩銀子一支吧,這是給貴國的優惠價格,如果貴國擁有一支裝備了連發火銃的大軍,朕保證俄羅斯人與奧地利人所裝備的前鏜火槍不是貴國的對手。”
朱駿定了定神,話剛說出口,就覺得自己實在太黑了,一支連發火鐃的造價十兩銀子算是通了天,就算是一艘戰艦的價格也不過五千兩白銀,裝上火炮以及各種配置最多也不會超過八千兩,兩百兩一支的火槍實在有些搶銀行的味道。
…………………………………………………………………………………………………………………………
嗯,又要準備宰人搞銀子了,貌似原始資本積累確實是很痛苦的事,總是要逼著朱駿做壞人。(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idiancom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首發
第一第四百一十二章:李光地
斯曼使者罕默德並沒有朱駿想象中的勃然大怒,想反駿提出兩百兩白銀的高價,倒讓他對這種連發火銃的效能更加期待了,事實上,荷蘭人在南洋失敗之後,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敗,在歐洲著重渲染的就是大明的連發火銃的犀利,不是黨國無能,實在是敵人太狡猾,還有一種新的火鐃實在厲害,英勇的荷蘭僱傭軍團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這讓大明火槍的聲譽在歐洲十分高,簡直就是為武器論者的大殺器,好像有了這東西,連荷蘭人都可以拼一拼似地。
罕默德還是決定講一點價,與朱駿一樣,他的表現也同樣心虛的很,在他的心目中,連發火鐃售價兩百兩銀子似乎已經給了奧斯曼人一次極大的優惠一樣,講起價來實在有些不太好意思,他有些不太自信的道:“陛下,一百八十兩白銀怎麼樣?我們已經帶來了定金,只要您點頭,我們立即進行交易。”
“成交。”朱駿的心幾乎要跳到了嗓子眼裡,史上最大的冤大頭居然就這樣輕易的產生了,就好像歷史中鴉片戰爭之後滿清訂購洋人的火器一般,這一筆交易的利潤就高達近一千萬兩白銀,而成本絕對不會超過一百萬兩,重要的是,由於火器工廠乃是朝廷辦下來的,日夜開工用於輸送給各大軍區,以及徵募的新兵,因此,在工廠內堆積了至少三萬支上下的存貨,假若再全力開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