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這樣說的,若要兼及天下
須先富,若是一貧如洗,又如何去救濟世人?爹,您伍了。”
王老爺這一次倒沒有提著柺杖打人,而是陷入了沉思,過了半晌才道:“你們說的也不是有道理,哎,兒大不由爹啊,你們若是瞅準了什麼營生就放手去做吧,若是需要銀子到賬房去支度一些,但必須記住,不要事事計較私利,為臣要忠,為人要誠,為商更要講究一個信字,若是老夫知道你們再外面胡來,可要小心家法。”
大兒子咧嘴笑道:“兒子也是讀過書地,自小就聽從爹的教誨,絕不會胡來。”
“嗯。”王老爺無奈的點點頭,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他已經發現原來的那一套似乎不太實用了,如今這樣也是蠻好,王老爺子心裡想著,都說人心不古,朝廷過重商業使萬民只知銅臭,可是如今看來,似乎倒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有了商人有了作坊工廠,商人們賺了錢,百姓們似乎也有了工作的機會,工錢一個月比一個月漲的要多,人一有了錢也不是壞事,許多人做工之餘還讀書呢,誰說他們忘了教化?只知銅臭?如今蘇州城裡哪個人不是把兒子送去學堂裡讀書,若是從前,大人們連飯都吃不上,誰會管什麼讀書識字?再看看今天,滿街的人都往衙門那裡湧,有糧出糧,有力出力,這豈不是書裡三皇五帝時期描述的一樣?誰說這些百姓不懂教化?………………………………………………………………………………………………………………………………………………
江蘇布政使汪明傳乃是隆武年間的舉人,按道理,一個小小地舉人能在縣城裡能做一個縣丞或是典吏便不錯了,到了頂最多也不過是個七品的縣令,像汪明傳這樣的舉人出身趕到布政使的實在少之又少。
當年北京被李自成攻破,由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監國於南京。接著是滿人入關,所向披靡,福王倉促間在群臣的擁簇下繼承了皇帝,年號宏光,滿人已經打到了長江,汪明傳原本就是江蘇人,由於舉人在大明朝後期比狗還多,因此並沒有授予官銜,汪明傳在家鄉組建鄉勇,散盡家財,招募勇士三百餘人,在蘇州城外設伏,消滅一支一百多人的八旗斥候,接著率部救援太倉城,奮戰幾日幾夜之後,太倉告破,汪明傳倒不像其他人那樣自殺許國,逃出太倉之後,隻身南下,卻撞到了一支農民軍,當時的江南到處都是各種兵馬,既有南明地軍隊,也有自福建登陸的鄭氏水師,更有打著各種旗號的農民軍,汪明傳很會忽悠,那些原本打算去四川的農民軍被他一陣慷慨言辭,便共推他為領袖,聚眾五千人,又殺回了太倉,結果由於農民軍的裝備實在落後,所部被全殲,汪明傳帶著幾十人又跑了出去,這時聽說唐王朱聿鍵稱監國於福州,便逃入福建。
就在整個時候,明軍已經逼近浙江,汪明傳雖然屢戰屢敗,可抗清地意志還是堅如小強一般,向朝廷請命北上抗清,當時的軍權被鄭經獨攬,鄭經為了儲存自己地實力,堅決不許,汪明傳寫信罵了鄭經,知道要被鄭經打擊報復了,居然跑到一個軍營去忽悠了一支明軍隨他北上前往浙江抗清,結果又是一場大敗,汪明傳不敢回福州,便往廣東跑,幾年之後,鄭經投降滿清,隆武被滿人擒殺,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等擁戴桂王朱由榔於肇慶稱帝,汪明傳也是擁戴的一員,朱由榔便是永曆,敕封他為兵部主事,朱駿在南洋站住腳跟之後,汪明傳晉升兵部侍郎,江南光復之後,因為這傢伙在江蘇抗過清人頭熟,便調升江蘇布政使。
汪明傳現在忙地腳不沾地,鼻息之間只剩下最後一口氣在,整個布政司已被納捐的百姓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連個插針地空隙都沒有,布政使的皂隸根本忙不過來,只能將蘇州府的駐軍一道叫來幫忙。
“大人,納捐的米麵、衣物都已經堆滿了倉庫,可是馬車還是太少,如今整個蘇州城幾乎所有的馬車全部徵調一空,可是仍然不夠用。”一個推官大汗淋漓的稟告。
汪明傳剛剛在椅子上坐了片刻,還未喝上一口茶,又站了起來,來回踱步,一臉疲倦的道:“去,開發區裡還有運貨的馬車,一併徵調過來,現在重要的是蒐羅大夫,連松江府都調出了四百多名大夫往常熟趕,蘇州乃是大府,現在才徵調到五百多名,這要是傳出去,蘇州知府不嫌丟人,我這個布政司如何抬得起頭來?”
推官苦著臉道:“蘇州的大夫都報了名,一個都不剩了,實在沒有人了。”
汪明傳擺擺手:“叫人去鄉下叫,鄉里的土郎中也先緊著用吧,現在是非常之時。不行,本大人還是要親自下鄉一趟,徵集土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