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最強大的教師陣容
日之後,一個令所有人膛目結舌的旨意自內廷傳了:r擬發的內閣參贊握著摺子,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承志,怎麼了?”當值的楊嗣德察覺到了參贊的不對,抬眸望過來。
這個參贊正是從前提出士農工商盡皆平等的王承志,如今在內閣走動了半年,傲氣收斂了不少,連忙拿著要擬發的旨意過來:“楊大人請看。”
楊嗣德一臉疑惑的接過摺子,展開來看了片刻,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摺子上正是三天前皇子誕生,沐天波提請的太子教諭人選,上面的硃批是居然是皇上親任太子太師,而皇后娘娘則為太子太傅,此外,皇后的養父,也就是太子的外公趙知禮為太子少保,面對這一份曠古至今都不曾聽聞的旨意,楊嗣德實在是不知該哭還是該笑才好。
其實這個決議時朱駿深思熟慮過的,這世上最現成的老師當然就是他了,他可以教導朱慈炎工業革命的概念,可以教導他向海洋索取財富,可以教導他如何處理政務,交錯在一起的利益如何解開,而不是什麼授命於天,不是什麼君父臣子,這些所謂的經典在一百年後都是狗屁。而皇后做為太子太傅也是朱駿的打算,一個從小沒有得到母愛的孩子只是一條狼而已,這種人或許是個強人,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個暴君。至於那些儒家經典,就讓趙知禮授一些吧,全家一齊上陣,不怕小傢伙成材。朱駿地想法是,待孩子成長之後,便實行兩班倒,一天跟著自己去處理國政巡視各方,一天跟著皇后遊樂,每日再抽出一個時辰到趙知禮那裡去學習功課,勞逸結合,既然天生的職業是皇帝,那麼從小就開始訓練政務吧,每天學什麼之乎者也之類的只會變成笨蛋,抽空還要多帶他去外私訪,到工廠裡,到天地裡去,整日待在皇宮裡,好好的小傢伙都會變成何不食肉的腦殘。
朱駿的想法是好的,這種培育接班人的方法算是前無古人了,可是對於楊嗣德來說,卻實在過於稀奇,他嘆了口氣,搖頭苦笑:“皇上的想法越來越難猜了,這法子也不錯,儲君過早接觸國政並非是件壞事。”
王承志點點頭表示同意,他的行事原本就有些乖張地,雖胸有萬言,可偏偏過於狂傲,行事怪異,如今看到一個更怪異的皇上,也只能甘拜下風了。
“楊大人,皇上這樣教育皇子,是否會有差錯?”王承志拉了把椅子坐到楊嗣德身邊,連續看了幾十份摺子和旨意,正好趁著歇一歇。
楊嗣德微笑道:“若是五年前,楊某是反對的,太子年幼時應讓他多接觸些經史典籍,古話說的好,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這修身便是識文知禮,因此,皇子應當讓幾個德才兼備的大儒施教,讓他知道君子愛仁的道理。”
楊嗣德說到這裡時笑著搖搖頭繼續道:“可是如今,楊某算是明白了,所謂君子是不能治國地,你看看那些禮部的腐儒,每日不是這裡不好就是那裡有錯,其實只是他們用一根看不見的繩束縛住了自己,可太子乃是儲君啊,若是也和禮部官員一樣,不知變通,不懂革變,全身都被禮法束縛的動彈不得,將來如何處理朝政,如何賓服四海?楊某算是看透了,儒家只是學術,決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到政務來去,楊某現在仍是至聖先師的門徒,平日也是好學不倦,可是署理內閣時卻決不能東施效顰,否則大明如何會有今天。承志,你上次送老夫的《陽明傳習錄》,老夫讀了幾遍,很好,難怪如今心學如此之盛,世事在變,世間萬物都在變化,學問也要變,所以皇上才經常說求變圖強嘛。”
王承志原本就是心學先鋒。連忙點頭道:“楊大人說地一點也沒錯。天下在變。人也在變。人心不古嘛。若還用千百年來地那一套。遲早會變成百足之蟲。今日聽地楊大人一席話。承志受教了。”王承志一面說。一面從一旁地公案上研磨疾書將楊嗣德地話一一記下來。哈哈笑道:“承志答應給陽明學報撰寫一篇學刊。正好將楊大人地話摘抄上去。嘿嘿。看那些程朱理學地腐儒們如何辯駁。”
楊嗣德一陣苦笑。長久以來。楊嗣德都是程朱學地一員干將。如今潛移默化之下又轉而傾向於心學了。王承志把他地話摘抄上去。就等於是讓楊嗣德站出來現身說法。成了王承志反擊程朱學地一件利器。
楊嗣德打了個哈欠。滿臉地疲憊:“看來老夫少不得又要被人奮筆怒
好啦。先辦公務。”
…………………………………………………………………………………………………………………………………………
鳳棲殿內。竹著龍鳳地輕紗帳下。瞿慈虛弱地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