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部分

因此,二官相見,都統先向巡撫行堂參之禮,雖則都統是從一品巡撫是正二品,但巡撫身兼兵部左待郎之銜(副國防部長)都統向巡撫行堂參之禮時,巡撫起座相迎,雙手扶起提督受半禮。

禮畢之後,中軍營提督滿都刺是個急性子,已不耐煩的劈頭問:“那些明逆如今流竄到哪了?”

表面上看都統比身兼了兵部左侍郎的巡撫要低一級,但都統好歹是滿人武官,掌管地也是滿洲營地精銳,因此滿都刺雖然按規矩行了禮,並不代表他會過於在意一個巡撫,就算是一個總督,身為都統的滿都刺都可以愛理不理,更何況是個巡撫。

楊文定忙道:“將軍,還在海豐城,只是明軍火器眾多,又佔了城池,依託堅城固守……”

楊文定沒有繼續說下去,有些事點到為止便成了,滿都刺自然也明白,若論野戰,他帶來的三萬鐵騎自然縱橫四野,可是論起攻城,明軍火器又多,就算是有十萬精騎朝夕之間恐怕也難以攻破。

“既是如此。我先帶兵到海豐縣外監視。只要明軍一出。三萬精騎便可如影隨形。若是他們不出來……”滿都刺冷笑一聲:“你立即請皇上調一隊新軍營來。多帶些火炮。若是他們不出來。便用火炮日夜轟城。若不能殲滅這夥明寇。你我將來都不好交代。明白嗎?”

楊文定笑著點了點頭:“這是自然地。我這裡還有一支撫標。人數九千人。也隨將軍一道去。精誠合作嘛。”

“好。”滿都刺不願意多嗦。欲去接住戈什哈手上地馬繩。翻身領軍而去。

楊文定卻道:“將軍不必急於一時。山東上下官員鄉紳為了感謝將軍高義。不辭勞苦日夜兼程趕來救民伐罪。解救我山東一省百姓。特地在濟南府備下酒宴。還請將軍賞光。”

滿都刺翻身上馬。揮動馬鞭道:“楊大人不必客氣。如今軍務緊急。待平寇之後再說吧。若是耽誤了軍機。你我都吃罪不起。”

滿都刺不再管馬下地一應官員鄉紳。大聲呼道:“傳令。全軍向東。入武定府。”

一陣陣人抽馬腹聲,接著又是希律律的馬嘶聲響成一片,黑壓壓地馬隊猶如洪水一般狂奔起來,留下漫天的塵土和驚天動地的馬踏印子。

楊文定笑容僵硬的等著馬隊全部走過,只好命令屬官們回城,又召來撫標,讓他連夜帶兵前

救援,撫標乃是巡撫的直屬部隊,不管是訓練程度備都要比綠營要高了一個檔次,楊文定原本是讓這支部隊守衛濟南城保護自己的,可是臨末卻改變了主意。

前軍營地軍威他是親眼所見,三萬滿蒙精銳個個龍精虎猛,皆是百戰之士,讓楊文定對剿滅這一夥明寇有了信心,既然如此,現在就不是明哲保身的時候了,重要地是搶功勞才是王道,不管怎麼樣,他的直屬部隊是開過去了,只要明寇剿滅,滿都刺再怎樣不要臉,在功勞簿上無論如何也會記上他楊文定一筆,事實上,山東這差事楊文定早就想挑樑子了,不但賊寇多,又是沿海,隨時都有明寇入侵,這日子過得心驚膽寒,倒不如搞點功勞再在京城裡使點銀子弄到京城裡去做個京官,反正這些年該撈地都撈了,銀子反而是小事,身家性命才是王道。

……………………………………………………………………………………………………………………………………………………………………

海豐縣。原名為無~縣城。洪武四年,~州無~縣省並,洪武六年農曆六月復置縣,改名為“海豐縣”,以縣境有海豐鄉,西北有海豐場取縣名,縣城即為“海豐縣城”,駐地隨稱海豐鎮。是京津塘和山東半島的交匯點,素有“冀魯樞紐”和“齊燕要塞”之稱。

由於海豐縣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因此縣城地城牆和護城河的建制比之武定府還要雄闊了不少,這裡東過百里便是大海,向南百里又是黃河入海交匯之處,比鄰直隸天津府,一旦有事,可立即向天津靠攏,或者向東前往沿海,等待水師救援,這也是劉國軒南下之後攻佔此縣的原因。

此時的劉國軒不禁皺起了眉,其實按原先的計劃,水師陸戰隊應當是從海豐縣入山東,接著前往範縣,與榆園軍合為一處,會師之後合力攻打周圍府縣,等將山東鬧個底朝天之後,再殺個回馬槍,前往塘沽港登船,若是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隨便在海岸等待,託人讓水師前來接人,可是現在,卻遇到了一個麻煩。

由於此前山東瘟疫流行,似海豐這樣的大縣人口也不過十萬人,水師陸戰隊攻破海豐,海豐知縣棄職逃竄,臨走時,竟將整個縣衙府庫給燒了,也就是說,八千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