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之患。”
大食此番東征的軍隊很多,斷定會僅僅滿足於西域,一旦把西域拿下,即使不能攻破安西四鎮,也必然會有所舉動。()出兵河湟之地,既斷李昌國他們的後路,又威脅長安就成了必然之舉,此事不得不防。
“你們說,要如何處置為宜?”李隆基打量著三人問道。
從眼下戰局來看,河湟之地就成了極為重要的地方,關係著唐朝的前途,一定要有妥善處置。問題是,眼下的唐朝派不出兵。
“陛下,要不讓李昌國他們抽調一部分兵力迴轉河湟。”陳玄禮沉吟著道。
這倒是個辦法,李隆基卻是不準,道:“不可。李昌國他們雖然圍住了邏些,卻還未取得勝利。一旦邏些城裡的食物消耗一空,吐蕃必作困獸之鬥,不斷衝擊李昌國他們的營地,一旦李昌國他們手中的兵力不足,就會被吐蕃逃走。”
在飢餓的驅使下,吐蕃要逃,不斷衝擊唐軍營地,是必然之舉。若是李昌國他們的兵力少了,說不定就放跑一部分,那後果不是說著玩的。
“那要怎麼辦?”陳玄禮jing通兵道之人,一經李隆基提醒,就明白過來了。
李隆基接著道:“長平大戰與此相彷彿,秦國雖然戰勝了,卻是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差點被趙軍逃脫。吐蕃戰事,不能有任何疏忽。從何處調兵呢?”
唐朝全國的總兵力五十四五萬,吐蕃就調了三十萬,餘下的兵力鎮守各處,難以抽調,要想抽出兵力太難了。
“陛下,臣有一策,或可抽出兵力。”李林甫眉頭一撳。
“哦。何策?”李隆基大感興趣。
陳玄禮和太李亨的目光齊刷刷集中在李林甫身上。
“陛下,臣以為,吐蕃一滅,大唐的疆域就會驟增萬里,需要駐守的大軍就會多,因而眼下的五十四五萬大軍已經不夠用了。再者,還要與大食大戰,這兵力就加不足。”李林甫大聲道:“臣叩請陛下下旨,招驀壯勇從軍,大舉擴軍。”
隆基重重點頭,大為贊成這話,眉頭一挑,又道:“招驀壯勇從軍,擴大軍隊已是迫在眉睫了,此事不得不為。可是,河湟之地的駐守一定要jing兵強將,一個不好,就要與大食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