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除了催促中**隊儘快向日軍發起反攻的任務之外。還有另一項重要任務:扶持一下**。
斯大林就是這樣一個脾氣,只要吃了虧,就一定要報復。這跟後世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脾氣差不多。因為普京就說過,一旦遭人欺負。瞬間就應當進行回擊。瞬間!
不過想讓蘇聯現在就向中國進行報復顯然是不可能的。大家面兒上也還是盟友嘛,何況蘇聯真的是拿不出更多的兵力了。
所以,斯大林打算關照一下一向不怎麼放在心上的小兄弟。崔可夫來到中國,先就將一個蘇械師的武器交給了八路軍,一方面是刺激老蔣,另一方面,其實就是為了完成任務。但這還只是開始。在崔可夫看來,光是讓八路軍增強一下武力還很難真正的讓蔣介石覺得難受。畢竟八路軍的主力都在北方,而中國的北方卻幾乎全都被日本人和那些並不真正聽命於蔣介石的各路軍閥所佔據,老蔣在這兒的實力並不強,這兒也不是他的傳統勢力範圍。
崔可夫想增強一下新四軍的實力。
這樣才會讓蔣介石真正的暴跳如雷。
但崔可夫沒有想到,他的想法還只是存留在腦海裡面,還沒來得及付諸實施,甚至他還沒有來得及就這個問題跟**領導人進行商談,新四軍那邊兒就出事兒了:四個支隊中最強的一支居然差點兒散架。
……
新四軍四支隊司令高敬亭,那是一位傳奇人物。1929年加入**,迅速成長為中國紅軍的一名重要將領。他率領2000名紅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最後3年裡,戰敗了率領10多萬軍隊“剿共”的國民黨3任總指揮。特別是最後一任總指揮衛立煌,除率領10多萬正規部隊外,又武裝30多個縣保安團,修築8萬多座碉堡和40多條封鎖線,對高敬亭部實行所謂“駐剿”、“圍剿”、“追剿”,也無濟於事。更有諷刺意味的是:衛立煌剛發表戰報稱“高敬亭被擊斃”,第二天其部屬國民黨一○二師就遭到高敬亭部重創,氣得他懸賞十萬大洋要買高敬亭的人頭。
1937年,高敬亭率領的紅28軍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高敬亭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38年3月8日,高敬亭奉**中央命令,率軍抗日。7月,在高敬亭的指揮下,新四軍四支隊先後在皖中連續取得了13次戰鬥勝利。而高敬亭從東進下山至1939年6月罹難的1年零4個月裡,指揮所部先後同日偽軍戰鬥90餘次,平均不到一個星期就是一仗,沉重打擊了日偽軍,給了人民群眾極大的鼓舞。
高敬亭功昭大別山,征戰皖中、皖東,功勳卓著,雖不能說是常勝將軍,但其人所領導的新四軍第四支隊卻稱得上是一支勝利之師。
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樣一個人居然被捕,然後被冠以“反革命”等罪名迅速處決。
高敬亭死後,新四軍四支隊被肢解為幾個部隊,但卻有2000多戰士認為革命無望而脫離了隊伍。
這對**,對八路軍和新四軍來說都無異於一場巨大的地震和打擊。
據說,**在得知這一訊息後,氣憤的發電質問新四軍葉挺、鄧子恢等人為什麼不按照中央的命令將高敬亭送到延安,反而要殺掉高敬亭?要求新四軍必須立即查清事實真相,並向**中央報告。而**之後,周恩來、**等人也都多次就高敬亭被殺一事向新四軍各指揮官進行過質問,周恩來甚至親自就此事跑去了新四軍軍部……
……
一石激起千層浪。
高敬亭是由新四軍軍部葉挺以不執行軍令為名電請國民政府要求處決,並由蔣介石回電照準的。高敬亭手下的四支隊論兵力也只不過是八千多人,雖然在這個遊擊專家的帶領下,戰功卓著,但其真正的影響力卻並不是在軍事上。
國民政府一干人很高興看到這件事讓**中央對新四軍領導層產生了不滿,而**一方呢,又對這件事頗為頭疼。**、周恩來等人雖然明白這裡面可能有某些人(**曾猜測主要是項英)的問題,卻不得不為了新四軍的穩定而放棄追究……而彷彿事不關己的崔可夫卻無比的鬱悶。蔣介石大軍壓境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居然因為某些原因而讓**自己做到了。可是身為一個外人,他有什麼權力去對這件事發表評論?而且,身為一名蘇聯軍官,曾經經歷了數年的“大清洗”,親眼目睹了無數的紅軍將士被安全委員會的人抓走,他又怎麼會真的在乎一個高敬亭?他只是擔心自己如果在這個時候把武器交給新四軍,恐怕會受到國共兩黨共同的反對。且新四軍這個時候軍心不振,把武器交給他們,他們又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