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將自己在東南亞的利益討還,那麼,幾年之後,中國將徹底穩固自身在東亞的地位和勢力範圍。到那時候,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國家,想要回去,就都必須付出更加巨大的代價,而這還不一定能夠成功。
所以,為了自身在東南亞的利益。為了自身的國際地位,為了以後……英美日三國反倒擁有了統一的意願。
在英美看來,中國應該做的,就只是幫助他們把日本人擋在印度洋以外,一直堅持到他們在歐洲戰場獲勝。然後再打回來。到那時候,亞洲也還將是西方國家的。而日本則希望能夠打敗中國遠征軍。那樣一來。無論是直接追著英緬軍的屁股殺進印度,還是進攻中國的大西南,都不是問題,他們也將徹底奠定未來勝利的基礎。因為只要拿下了中國,拿下了擁有豐富資源的東南亞,日本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即便是德國人在歐洲打了敗仗,英美也難以再對他們構成多大的威脅。
而這一切的關鍵都在緬甸!
都在仁安羌!
……
“中國人現在最需要,同時也是他們無法自行製造或者開採的,就只有石油!仁安羌油田年產原油一百萬噸。還有煉油廠和大量的儲油罐……中國人一旦佔領這裡,就可以利用他們的空中優勢,用凝固汽油彈把所有的敵人都燒成灰燼。那個時候,整個亞洲將再無他們的對手。他們可以順利地將我們趕出緬甸,趕出馬來亞,輕易的截斷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再以空中優勢,奪回臺灣,把帝國本土對外的海上交通掐斷!所以,無論如何,仁安羌不能丟!即便是被破壞了的仁安羌,也不能丟!”
寺內壽一把所有在緬甸的日軍主要將領都召集到了一起,然後近乎咆哮地對他們這樣說道。再然後,他就把原本追擊英緬軍的部隊也從緬甸西北方向撤了回來,一起集中到了仁安羌一線……而為了應付中國人數量上千的裝甲戰車,他把整個南方軍超過兩百輛的坦克和俘虜的英軍第七裝甲旅的一百多輛坦克和裝甲車也集中了起來。至此,整個緬甸方面軍,有超過一半的實力堆砌到了仁安羌附近。而他們的面前,僅僅是剛剛入緬的杜聿明第5軍三個師,以及第5軍身後的十萬滇軍。
而因為杜聿明的部隊裡面有剛剛從楊傑手裡接過來的一千輛拖拉機式裝甲車,加之其本身也是機械化部隊,擁有部分輕型坦克和戰車,所以,寺內壽一也把自己的重武器集中到了杜聿明的對面,除此之外,還有飯田祥二郎擔任前敵指揮官所率領的四個師團!
此外,因為中國方面擁有空中優勢,寺內壽一在這一次的戰鬥中大量採用了戰術偽裝,利用緬甸的自然環境,將自己的重武器藏得嚴嚴實實。而這在日軍對陣中**隊的歷史上,還是首次,也顯示了寺內壽一的心虛,當然也包括坂垣徵四郎這個南方軍總參謀長的……至於他們所任命的緬甸方面軍司令河邊正三,現在只能悽慘的率領三個師團繼續在雷列姆跟巴頓和張靈甫對峙。
許多人認為這場戰鬥將會持續至少幾個月的時間。
一直想要趁機返回緬甸的英國人也是如此認為。所以,“長腿將軍”亞歷山大一面密切關注著緬甸戰場的動靜,一面在韋維爾的幫助下重新整編部隊,打算過段時間,找個機會重新“殺”回緬甸去。不過這一次他的任務將不再是跟日本人交手,而是把緬甸從中國人手裡再奪回去……當然,這需要中國人再打敗日本人一次。而亞歷山大和韋維爾經過推演認為,即便是中**隊能夠取得這一次緬甸戰役的勝利,也將付出重大代價。所以,英國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確實很“大”!
杜聿明率部進入仁安羌戰場,才休整了一天,雷列姆方向就突然爆發了大戰。
巴頓和張靈甫合兵一處,在中國空軍和陳納德飛虎隊的掩護下,向河邊正三佈置在西部的防線發動了猛攻,不久就突破了包圍圈,朝著仁安羌方向衝來。寺內壽一對此驚訝不己,他不明白對方為什麼會這麼做。因為巴頓和張靈甫這支“殘兵”再能打,也絕對無法突破他重兵佈防的陣地。可不明白歸不明白,該辦的事兒也還是要辦的。所以,他趕緊命令部隊擋住這支“殘兵”,以免對方衝入自己佈置好的防線,攪亂了佈置。
可就在這時,杜聿明發動了。
當時正是深夜。
三十七架火箭炮一齊發威,一分鐘之內,七百四十發炮彈就像是從天而落的巨型流星雨一樣砸進了日軍陣地,而這才僅僅只是開始……這場齊射足足進行了一個小時,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火箭炮群將兩萬多發炮彈打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