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太過針對他們兄妹。不如將這事兒洩給田姬,看她如何佈局!”
第77章 第 77 章
曹溪聽了也覺得甚和心意。
她們不是一朝先得了太子的恩寵嗎?便看她們如何狗咬狗一嘴毛!
可惜曹溪安排得巧妙; 等到這話傳到了田瑩那裡,卻只換來了她輕蔑的一笑。
還真當她成了傻子?那公子小姜跟靜姬有染?
就算真有這事兒又能怎麼樣?莫說是個媵妾了; 她可是當初影傳的太子妃人選呢!被公子小姜那小子又是親吻又是剝衣的,最後不也不了了之了?
現在想想都覺得太子心偏得厲害; 對個男寵竟然比對側妃都好!
她心裡雖然恨極了,卻得了教訓。如果再來這麼一出捉姦; 大約就是靜姬被處置了,免得拱了太子的心尖肉罷了!
這種衝陣在前的事情,愛誰去誰去,她自從上次侍女被踹入池塘後; 看見公子小姜都繞著走!
曹溪想讓她打頭陣; 門兒都沒有!
而曹溪那邊久不見田姬有動靜; 倒是愈加留心著公子小姜和靜姬這邊的動靜了
公子小姜可並不知自己如今被人盯上了。
書院的修習很快便到了初秋的應試。姜秀潤雖然底子淺薄些,比不得那些從小便投拜名師之下的學子們。
但好在沐風先生並非一味強調死讀書的夫子,更講究治國民生之計的運用。
姜秀潤在前世權貴人情往來上的積累; 尤其是後期大齊相鄰諸國以後的複雜關係趨勢的判斷上,有著其他學子們比不得的優勢。
如此一來; 她升入天干書院裡,雖然跟得有些吃力,不過隔三差五,也能在恩師的面前露露臉兒; 抖一抖機靈。
沐風先生培養的也並非是紙上談兵之輩。學得再好; 不能實際運用也是枉然。
這秋初的墨池書會; 便成了為弟子們練兵的大好機會。
大齊各地書院與相鄰諸國的書院每隔幾年會舉行六藝競技。
所謂六藝。便是禮、樂、射、御、書、數。
沐風先生秉承了“養國子以道; 乃教之六藝”的樹人之道。
在沐風先生青年時,便與當時幾位大儒倡議,舉行墨池書會,讓各國的學子們能在切磋中見得市面,看到更廣闊之天地。
初衷是好的,可惜當今學子們更醉心於仕途功名,在禮、書上所下功夫最多。至於其他方面便泛泛了。
所以在一方面出眾的學子不算稀奇,若是六藝均衡便難上加難了。
譬如往年許多書院在騎射兩項上都是人才凋零,有時候甚至不得不花金僱來年少的武夫充數。
今年又到了書院競技揚名時。沐風書院出戰的名額也甚是緊張。
一個個少年正是意氣風發時,誰不想在諸國間揚名立萬啊!
不過姜秀潤卻是個淡薄名利的。想想那諸國學子云集,也不知波國偏僻小國會不會湊這個熱鬧。
不過依著父王沽名釣譽,自詡才子的心性,是少不得要派人來參加,為波國揚名立萬的。
到時候她在人前一站,說出大齊姜少傅的名姓,豈不是要漏了餡兒?還是窩守洛安城,每天吃吃喝喝,順便靜待離開的時機便好。
所以當沐風先生公佈的名單上有姜禾潤的名姓時,真是嚇得她激靈出一身冷汗。
可沒等她開口推拒,沐風先生已經和顏悅色道:“原本以為,今年還要典賣束脩,用金來僱人充充書院場面,沒想到卻有你和思武這般人才。尤其是你,樂、射與數皆是精通,實在難得,莫要辜負為師與書院眾子的期盼才好。”
竇思武自從入書院以後,從來沒有見過沐風先生用這般倚重的話語囑託自己。立刻自覺自己乃是書院的擎天玉柱,先生的救命法寶。
整個人都激動得一繃,顯出薄薄衣服裡厚實的筋肉,抱著拳頭道:“此番代表書院出征,絕不辜負先生的重託。”
姜秀潤看著沐風先生掩在褶皺裡的眼睛都在奕奕放光,實在不好意思當著他的面兒說:我參加不了,先生您還是清點下束脩趁早賣錢僱人去充場面吧。
於是她沒有吭聲,尋思著這個黑臉兒還是過些時候由太子來唱為好。
到時候殿下以公事繁忙,離不開少傅為由拒絕,她再依依不捨送恩師與同窗們踏上征途就體面多了。
心內這般想著,她從書院裡出來,卻發現街上正立著一位熟人,乃是陰魂不散的姬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