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不是最善揣摩嗎,肯定也知道老夫喜歡讀什麼樣的文章。
不過,卻不用擔心。鄉試可不等同於院士,第一場有七篇時文,其中《四書》文三題,《五經》四題。以每題八百字計算,加一起六千餘字,這還不包括構思和打草稿。
題目實在太多,而第一場考試只有三天,考生一進考場,除了吃喝拉撒睡,就得不停地作文。就這樣,沒期還是有考生沒能做完。
蘇木如果要臨時換風格去做老實穩重的文章,畢竟是初學乍練,必然不順手,寫到後面,為了抓緊時間,必然要選最順手的風格作文。
而他的文章又是如此出色,就好象暗夜裡的火把,想不被老夫發現都難。
“蘇木,這一期你就別考了,再等三年,好生磨練一下心性在來。人年輕的時候,受些挫折也是好的,這也是人生中的一筆巨大財富。”
“中不了舉人,也無緣參加明年春闈。中不了進士,點不了翰林,蘇木也不可能再京城久居住,自然也不可能再攀附太子。君子仕進,寧從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內心中,楊廷和不覺得自己這麼做有什麼不妥。
*****************************************************
皇帝來過這裡,蘇木自然不會知道。
而今年北直隸鄉試的主考官對自己已經有了成就,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將他刷下去的事情,蘇木也不知道。
距離考試只有八天,除去路上耽擱的日子,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想了想,八股文寫作,自己基本算是過關了。又沒有作弊器,且不知道今年鄉試的題目,最後上了考場究竟會是什麼結果,蘇木也不知道。
這一回全考自己的真本事,沒有人能幫得到自己。
全北直隸,大約兩千多考生,最後錄取的也不過兩百出頭,十比一的名額,老實說不算太離譜,至少比不上後世的公務員考試三四千人競爭一兩個位置,那才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呢!
不過,這兩千多考生可都是讀了一輩子書的,其中還有不少是科舉場上的老手,就其基礎而言,比自己這個半路出家的不知道要深厚多少。
這事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現在想這麼多也沒有用,預期徒亂心神,還不如抓緊時間複習。
八股文也就這樣了,短期內也不可能有多大提升,倒是論,也就是機關公文寫作和策問可以惡補一下。
機關公文寫作對文筆沒什麼講究,唯一的要求是達意,只要格式對了,就不會被扣分。至於策問,這個也有一定的套路,只要掌握其中規律,卻也不難。
蘇木打算將第二場和第三場的考試都拿到滿分。
如果以總分一百分計算,八股文八十文,以自己現在的水平,應該在六十分左右。如果後面兩場都過關,八十文,也算優良,能夠排進前兩百名。
所以,這一場考試能否中個舉人,關鍵在論和策問上面。
讓朱厚照那小子安靜下來之後,蘇木就按照固定格式將那份封建藩王的詔書寫完,然後大約看了看,倒是挑不出什麼毛病。看來,自己先前寫的時候感覺雖難,可只要硬著頭皮強寫下去,等手一熟,也容易。
然後,他有試著做了一篇策問《論馬政平邊策》。
中原一向缺馬,又因為都是農田,小自耕農的社會,大牲口都是用來耕地的生產工具,即便養馬,也不符合戰馬的要求。為了抵禦北方草原民族騎兵的入侵,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百姓養馬。
要求,以此闡述當今馬政的得失,提出確實可行的意見。
這東西蘇木比較感興趣,這題也簡單。不外是使用經濟和政治手段,在條件適合的地區改農為牧,讓百姓自覺自願養馬。
就興致勃勃地寫了兩千多字,眼見著天已經黑了下去,朱厚照也鬧累了,打了個哈欠,告辭而去。
蘇木接著夕陽的餘光看了看自己的文章,總覺得什麼地方不對勁,至於什麼地方不妥,他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反正,他預感如果這樣的文章如果出現在考場上,絕對會考官扔到廢紙簍裡。
“那麼,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呢?”蘇木有些想不通。
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舉人突然翻臉
這個問題有些嚴重,蘇木想了半天,怎麼也想不透。又看了看手中的試題集,腦袋裡有些亂,卻是沒有任何辦法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