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爺也若有所思:“這越是榮華無限時,越是險象環生處啊!父親做陶家族長几十年,一心所求皆是讓我陶家成為昔日那五姓七望的清流世家,寧可捨棄滔天鉅富,也要保得細水長流。”
陶皇后囑咐道:“父親哥哥懂我的心思,咱們一家人也是心意相通。
今日回家之後,還請父親好好規訓族中子弟:還應如以前一般潛心讀書,師法孔孟,勿起不該有之貪念、勿結不該有之友、少論政事。
這幾年族內女子男子的婚事,也都找些耕讀之家清清白白的孩子即可,貴胄王公的大富大貴,咱們還是少些沾染為好。平常外出等等諸事,也不可仗皇后與儲君母族之名欺凌他人,惹人非議……”
絮絮地說了一堆,眼見耗費了不少時間,老公爺生性謹慎,這便拉著一家子起身要告辭了。臨走前皇后命人將今早太子送來的碧瓜拿一個給他們帶回家去,老公爺也決意不敢受。
“此物珍貴,親王如壽王楚王等人者尚且不能享用,臣等忝居公侯,豈敢貿然逾越?”
公爺夫人大為失望:他們父女二人說個不停,她還沒機會多張嘴問問外孫子珽宗的婚事呢!本來她都準備好了一套說辭,想極力勸皇后撮合孫女和外孫成一對兒。
就是撈不著太子妃正妃,當個太子嬪也好啊!日後有皇后在宮裡照佛,也能讓她家沁婉封個貴妃皇貴妃呢。
可是看皇后女兒這個謹慎的樣子,大約以後陶家的女孩子輕易都不會再讓進宮的。
見過了皇后,女眷先行離宮,可老公爺父子還執意要去皇帝書房磕了頭謝恩才敢走。
身著太子明黃便服的晏珽宗正端坐在南書閣替皇帝簡要處理一些奏章,其時皇帝正在御書房裡和禮部的幾個人商議立太子大典的事情。
這事兒皇帝想辦的氣派而隆重,為此很是上心。
端午之後的一個多月裡還有幾個節氣,一曰小暑,一曰大暑,一曰立秋。
皇帝擇了六月廿二日立秋時節為立太子的吉日,禮部諸官吏也皆說甚好。如今正商討著冊封大使的人選。
“賢卿家來得正好,可否為孤推幾個合適的人選啊?”
有人想尋個文臣,還有人力薦武將,說來說去也搭不到一塊兒。
聽皇帝語氣閒散地問起政事,老公爺深深拜下去:“謝陛下隆恩抬愛,然臣致仕多年,老眼昏花矣!豈敢隨意置喙軍國大事!”
皇帝知道他素來立身嚴謹,也就不再強求了,安撫了幾句便讓人送他出宮。但是留下了清海侯,說是仍有事相商。
眼看到了午時,朝廷一貫的規矩是會留在宮內議事的官吏用膳的,幾個禮部的官員得了皇帝許可之後紛紛告辭。坐了一上午,他們也是餓的直髮慌。
清海侯瞥了眼皇帝的神色,默不吭聲地跪了下來。
皇帝端坐著,抄起一卷案上的明黃聖旨扔在了他面前。
“你也是簪纓出身,筆墨功夫了得,可否為孤分憂分憂,看看這上頭還有無可刪改著墨的地方。”
清海侯膽戰心驚地撿起絹布,上書幾個大字:《諒中宮罪己書陳情文》
前頭附著皇后昨日所上罪己書,後頭的硃筆批文是皇帝的回覆。
皇后雖認錯,但言辭之中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文鄒鄒拽了一堆,大概意思就是那樣:
妾有罪,認燕王為嫡子,縱容了他胡作非為犯下死罪。但妾事出有因:前太子璟宗便是因為一枝獨秀、自命不凡才惹是生非以至被廢,妾不想讓有的兒子獨得聖眷以至於張狂了心性,也不忍見有的兒子因為非她所出才得不到重用,所以抬舉了燕王幾分,也是想提醒自己的嫡次子晏珽宗要好好愛護兄弟、為陛下分憂云云。
皇帝自然要給她面子了,回覆的大意如下:中宮無罪無錯,不必為此事誠惶誠恐。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逆燕本就圖謀不軌對孤懷恨在心,豈是皇后縱容之過?中宮自為皇妻,養育子嗣,教導嬪御,素無過錯,堪為天下女子之典範,區區逆子,何以使中宮蒙冤受辱?
還親自給她題了副字以示寬慰嘉獎 ——“賢慎孝淑”。
不過那“慎”字的底下,不知有意無意,卻是多了一個墨點的。
清海侯看完,當時就哐哐給皇帝磕了好幾個頭:“陛下待我家恩重如山,臣等何以為報、何以為報啊!”
他又不傻,皇帝擬好了的旨意給他看,是真的想叫他去刪改的嗎?他若真做得出這事來,離人頭落地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