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7部分

接下來,亞歷山大二世又專門就俄羅斯帝國的農奴制改革的問題,和大家進行了商議。雖然,這場改革會觸動貴族的利益,會使得俄國有可能陷入到動盪之中。但是,亞歷山大二世已經認識到了農奴制的危害了,因此,這場改革已經勢在必行了。

很快,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終於下詔進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兩點:一是宣佈廢除農奴制,農奴全部獲得人身自由,包括遷徙、婚姻、改變職業、擁有財產、訂立契約等;二是規定全部土地為地主所有,農民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贖金數額為土地實際價格的兩三倍,農民支付一部分,其餘由政府以有償債券的方式代付,農民必須在49年內還清本息。改革還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將獲得自由的農民組織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職人員由農民選舉產生,但必須服從地方行政機構的管理。

從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條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農奴獲得解放之後的關鍵是土地問題。連帶土地解放農奴,讓農奴無償獲得他們一直所經營的土地在一場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因為土地的產權本來為農奴主所有,農奴的經營權是同他們的農奴義務結合在一起的。亞歷山大二世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貴族和農奴都滿意,在鉅變的同時維持國內局勢安定,讓農奴以贖買的方式獲得土地或許已是最佳的選擇。

農奴制改革首先在政治上較為開明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開始試行。在立陶宛境內,農奴主門宣佈解放農奴,讓這些農奴成為獨立的自由農民,此後農奴主和原來農奴的關係轉變為地主和僱農的關係。此後改革措施又開始逐漸在彼得堡等省份開始推行。

亞歷山大二世推行的農奴制改革觸動了俄羅斯廣大地主貴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對。他們提出反對改革的論據是:這樣會造成俄羅斯政局動盪,加劇戰爭後的經濟困難。

面對重重阻力,亞歷山大二世仍將改革推行到底。俄羅斯帝國政府宣佈了新的農民法令。亞歷山大二世正式宣佈解放俄羅斯所有的農奴,從此農奴成為自由耕種的農民。儘管自由農一無所有,沒有自己的土地,在經濟關係上必須依附原來的地主老爺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義卻非同小可……農民們獲得了平等的政治權利,成為自由人,可以自由遷徙,也就意味著可以透過新開墾的土地致富,從而在經濟上也獲得完全的獨立。

另外,在軍事上,亞歷山大二世也沒有忘記進行改革。中國*軍隊在戰爭當中表現出來的強大實力,讓俄羅斯帝國的軍隊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在他們看來,俄國*軍隊之所以輸掉這場戰爭,完全是因為這個方面的原因。俄國開始向英國進口大量的武器裝備,並且在英國的幫助下,建設起了能夠製造新式武器的兵工廠,重機槍、迫擊炮等武器,也逐步的裝備俄國*軍隊,使得俄國*軍隊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是幾年之後,俄國妄圖對中國發起復仇戰爭的主要原因。

沙皇尼古拉一世逝世之後,整個世界的局勢更加的混亂的。英國人為了支援俄國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上串下跳,不惜保證給俄羅斯帝國更大的支援。一句話說完,只要俄國人肯把戰爭繼續打下去,英國就將出錢出武器來幫助俄國。只不過,此時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已經認識到了英國人的險惡用心了。他們拒絕了英國人的要求,執意同中華帝國求和,以儲存俄羅斯帝國的實力。

當然,亞歷山大二世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如果俄國想要把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必然會使得俄國損失慘重,甚至是崩潰。英國人這麼做,完全是想要同時解決中華帝國和俄國這兩個敵人,只不過,他們沒有得逞而已。

就在沙皇尼古拉一世逝世不到半個月的時間,1847年7月13日,普魯士王國對奧地利帝國宣戰。普魯士王國動員了超過五十萬軍隊,透過鐵路線快速的運送到南部,對奧地利帝國作戰。加上從中華帝國那裡得到的無線電技術,使得普魯士王國的軍隊指揮速度,遠遠超過奧地利帝國。

大部分德意志邦國都支援奧地利,把普魯士當作侵略者。它們包括:薩克森、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漢諾威、黑森…卡塞爾、黑森…達姆施塔特及拿騷。故此,普魯士及其盟友是與德意志邦聯對敵。

一些北方的邦國支援普魯士,包括奧爾登堡、梅克倫堡…什未林、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及布朗史維希。此外義大利與普魯士結盟,希望奪回被奧地利佔領的威尼斯,統一義大利。

奧地利帝國的主要盟友俄國,因為遠征軍的慘敗,加上大量的軍隊被派遣到了西西伯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