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出事了,是要隔岸觀火還是煽風點火?
她是謝弦的親隨,留下來照顧謝羽不假,雖然大多數日常瑣事能替謝羽做決定,但輪到家中大事,還是要聽謝羽這個小主子的指令。
謝羽看完了信折了起來,問前來送信的人:“京中發生這樣大事,想來程智也知道了吧?也不知道這個二傻子會有什麼反應?”
送信的小廝躬身道:“春姑姑說若是大小姐問起來,就說她已經派人盯著三公子,省得他犯渾,讓大小姐不必擔心。”
謝羽頓時笑了起來:“春姑姑真是料事如神,你待我回頭修書一封,回去的時候帶著。”
她跟崔晉來到酈山書院之後,所要做的就是對書院精於算學的學子們篩選一遍,再進行各方考核,合格的學子才能上崗,當然同時這名學子也會有等額報酬。
都說讀書人視金錢如糞土,這在酈山書院卻是行不通的。概因酈山書院所收的優秀學子皆出自寒門,自小便明白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大部分很是珍惜免費讀書的機會,就算小部分進入書院之後懈怠了,不再發奮讀書,過不了書院的季考,也被書院勸退了。
酈山書院並非慈善院,這些年能夠在長安城的書院裡嶄露頭角,並且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不是沒有道理的。書院裡的競爭也很激烈,假如連著三次季考墊底,就不能再留在書院免費讀書了。
寒門學子獲得這樣的機會極為不易,因此許多學子都恨不得頭懸樑錐刺骨發憤苦讀。孟少遊吵著要跟謝羽一同來書院,謝羽當時不同意:“你一個賣私鹽的去什麼書院啊,這不是有辱斯文嗎?”
孟少遊既然決定要賴到底,當然不會半圖而廢:“說不定我進了書院之後,被書院的學風給感化,回去之後也去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