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都捉襟見肘了,流感趁機肆虐,來勢洶洶,短短一個月內奪走了兩萬多人的性命,而且愈演愈烈!雖說每年都會有幾萬只小鷹因為流感而喪命,大家早就習慣了,但是疫情來得如此兇猛卻尚屬首次,“蘇聯對合眾國發動了生化武器襲擊”的謠言甚囂塵上,更加劇了民眾的恐慌。可以說,北約已經快被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萬幸的是,蘇聯人也撐不下去了,同意停戰談判了!
德國總理對此持謹慎樂觀態度:“蘇聯人為什麼會這麼輕易同意談判?難道僅僅是因為羅斯河戰役的失敗?如果是這樣,我對這次談判的前景並不看好,因為羅斯河的失敗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一次嚴重的失敗······”
法國總統說:“蘇聯人也不是鐵打的!他們在遠東已經損失了百萬大軍,整個遠東都丟了,現在又失去了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三國,連裡海地區都被打爛了,他們的損失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全靠華國那個傻冒拼盡全力給他們輸血,這才硬撐了下來。但是華國整個東北、西北、內蒙也被打爛了,又能為他們提供多少幫助?如果我是華國的國家主席,說什麼也不會為了蘇聯把自己原本就見底了的國庫徹底掏空的,蘇聯除了停戰,還能怎麼樣?”
英國首相則拿出一份資料來向大家證明蘇聯現在的窘迫。軍情六處果然神通廣大,把這幾個月來華國與蘇聯之間的物資流動查了個七七八八:“在過去的兩個多月裡,華國一共向蘇聯提供了三十萬噸物資,其中野戰口糧佔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布料、蔬果、電子產品等等,而蘇聯付出的卻是大批工業機械······在烏拉爾工業區,很多大型工作母機好不容易才從廢墟中挖出來,經過修復之後馬上裝車運往華國,還有一些蘇聯已經完工大半的新型武器樣品,也被裝上列車,送往遙遠的東方,換取華國那微薄的物資援助······華國非但要為蘇軍提供近乎天文數字的物資,還得保障自己在蘇聯的兩個集團軍的物資供應,可以說,華國的力量已經達到極限了,雖然他們拼盡了全力,可還是跟不上戰爭的消耗。在現在的蘇聯紅軍,就像希臘神話中受到神罰,被迫推著圓石往山上走的西緒福斯,每當他們認為可以擊敗我們的時候,物資短缺的殘酷現實就會綁住他們的雙腿,他們只能一遍遍的做著這種絕望的無用功!對此,我只能說,蘇聯人還沒有完全昏頭,知道打敗我們是不可能的,所以選擇了和平。”
話雖如此,大家還是不大放心,於是下令北約聯邦前線指揮部要求蘇軍後撤二十公里作為試探。蘇軍的反應讓他們大喜過望,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蘇軍很乾脆的停止了對北約的攻勢,全線後撤二十公里!
上帝啊,蘇聯真的打不下去了!
欣喜若狂的北約總部再不猶豫,馬上給杭納上將拍去一封密電:“授權予你全權負責與蘇聯的停戰談判,務必達成停戰,並在此基礎上盡最大限度維護北約的利益,不得作過大的讓步!”至於具體條件嘛,首先就是蘇聯停止在大西洋的破交戰,讓歐洲航道恢復暢通;其次就是保證波羅的海三國、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等國在戰後不會遭到蘇聯的報復,當然,如果能讓這些國家保持主權完整,並且允許北約在以上國家駐紮軍隊就更完美了;第三則是蘇聯向歐洲出口石油和天然氣,恢復北海油田生產、從拉美、中東以及非洲進口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還是從蘇聯進口近些————還好他們沒有把蘇聯的油田也炸掉,要不然,大家就等著冷死好了。現在北約已經沒有那個底氣提要蘇聯解體了,都快讓人家把狗腦子給打出來了,還有臉提這個?反正看樣子蘇聯也撐不了多久了,遲早要解體的,何必在這個節骨眼上提這個來刺激蘇聯人?
接到電報後,杭納上將犯了難。他是軍人,現在卻要他去幹政治家的活,這也太難為他了吧?好在,用不著他去跟蘇聯人談判,自有談判專家跟蘇聯人慢慢磨,他要做的,就是跟奧加爾科夫談談,儘量控制住局勢,為北約爭取時間————誰知道會在什麼時候打起來啊,還是作兩手準備好些,萬一談判破裂了,也不至於被打個措手不及嘛。他向蘇方拍去一封電報,邀請奧加爾科夫元帥到波蘭來,親自與這位值得敬畏的對手談談。
奧加爾科夫元帥很乾脆的回覆:同意!雙方敲定了會面的日期,一直籠罩在歐洲上空的戰雲似乎開始散去了。這讓北約士兵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上級要求加強戒備的命令剛剛下達,他們就把步槍一扔,離開泥濘不堪、寒冷徹骨的戰壕,躲回了戰壕裡。加強戒備,戒備你奶奶啊,打得這麼苦,我們又冷又累,都快丟掉半條命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