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老一的背影,很快就看不見了。陳大太太回身,看著空蕩蕩的八仙桌,神色又一次黯然下來。
良久,她身邊一個丫鬟心翼翼地道:“太太,剛才二奶奶有派人來問,她能不能過來一起用餐?是她自己用飯沒胃口……”
“讓她過來吧。”陳大太太輕嘆道:“我們娘倆也好作伴。”
明嘉是因為丈夫不在、孩子尚未出世,所以是一個人用飯;而自己四五十歲的人了,丈夫孩子孫子都有了,卻依舊要一個人用飯……陳大太太念及此處,胸中格外難受起來。
再陳大老爺領著陳承方到了餘蔭堂後,四世同堂,高高興興地用過了一頓飯。尤其是陳承方,竟然聽話地自己拿了勺子吃起來,雖然灑的多了些,但卻勁頭十足,胃口大開,吃了不少。
這讓在座眾人都很高興。
飯後,沈柔凝牽著陳承方繞著餘蔭堂的院子走動消食,陳家祖孫三代人泡了茶坐下來。
“祖父,父親。”陳厚蘊開口道:“我早前有留意到一個現象,心中生出些想法,如今正好給您們聽一聽看……”
“哦?”陳大老爺應了一聲。
“是這樣。”陳厚蘊微一沉吟,道:“這兩年,其實不止是來往南洋的船隻,就是往西洋那邊去的船隻,和那邊過來的夷人商船,也漸漸多了起來。販賣之物,精巧稀奇之處不同我朝,在整個江南都頗受追捧和歡迎。”
陳老爺微微頭,道:“經濟往來,確實比從前多了許多。而且,西洋夷人身上也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他對於經濟略懂一些,但興趣不大。至於學習西洋夷人技藝……他個人並未看到能讓他震驚的東西,所有興趣有兒,也不太大。
☆、453 秋日
“那不知祖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福建沿海的文風突然興起,讀書人大大增多了?”陳厚蘊笑著道:“就拿禮部的資訊來看,沿海地區能考中秀才和舉人功名計程車子大大增加了。我找了他們的卷子,秀才的卷子沒什麼大的變化,但到了舉人這裡,所做文章也都是實打實的,並非是取巧。不過,這些舉子卻幾乎全都有一個特,那就是都是離開家鄉來到江南各家書院重金求學的。”
陳大老爺想了想,道:“是有這麼一回事。半山書院也有好幾名沿海的學子。他們普遍基礎薄弱一些,技巧也不夠,但都很刻苦努力,進步很快。”
老爺子一邊沉思,一邊緩緩頭。
他略作沉吟,開口看陳厚蘊道:“你是不是想提議我們將半山書院搬到沿海去?”
陳厚蘊頭道:“祖父,我是這樣想的。江南文風興盛,半山書齋有您坐鎮,的確也有了一些成績……但這成績,與您教化世人的理想還是相差甚遠的。若是能搬到沿海一地,意義和影響就截然不同了。當然了,我也是這麼一個建議,具體怎麼拿主意,還是得祖父和父親。”
飽食方能讀書。
從前那邊窮困,想要讀書的人就少。而現在那邊富裕起來,讀書進學之風當然也就起來了。
而在陳厚蘊心底,還有另外一考慮:若是半山書院在沿海一帶紮根繁盛,那陳氏一族將來也能有個萬一的退路。當然了,這也是偶然之間生出的考量,並非一定要趕緊給落實了不可。畢竟,陳氏如今在京城生活的好好的,並不需要什麼退路。
——他就是習慣性的想的遠了一些。
今日飯後無事,立志教書育人的祖父和父親都在,便將心中的“靈光一閃”的想法提了一提。至於這兩位聽完之後有什麼打算,對於他來,暫時影響都不大。
他如今在翰林院供職。滿三年或五年。參與過一些重大編撰工作出了些成就之後,就準備轉往地方為官了。輪了幾任地方長官之後,便就是再謀求回京,進六部弄個好位置了。
仕途一路。有跡可循。他要走仕途,暫時就參與不到書院事物中去,所以不會對有所決策和干涉。
陳厚蘊也相信,無論是政治智慧和生活智慧,祖父肯定都比自己更加厲害。
老爺子沉吟片刻。道:“關於你提的這一,我會考慮。”
這個時候,沈柔凝已經領著陳承方消食回來,陳承方已經露出了倦容,伏在沈柔凝懷中直打瞌睡。老爺子見狀便不再多什麼,擺擺手讓大家都散了。
出了餘蔭堂,陳厚蘊伸手將孩子接過來,道:“我來抱吧。如今長大了,有夠沉的。再有兩年,我就是想要抱抱他。也要忍著了。”
抱孫不抱子。
在這一上,陳府對陳承方這頭一個孩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