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蓼兒窪徽宗帝夢遊梁山泊”,這“蓼兒窪”和這賊寇頭目宋大剛的綽號“宋江”倒是正好犯衝,蓼兒窪是宋江的魂歸之地。
難得看見李孟開這種玩笑。這也是李孟在這個時代難得知道的典故,擊潰“宋江”這一支賊寇,李孟沒覺得有什麼困難,比較困難的是,抓住或者是擊斃匪首,這也不太重要。索性是判斷兩處必經之路。
和王海各自分兵一半守株待兔,陳六要能在戰陣之中擊殺最好,要是被這人跑出來,就看誰能堵截到了,並和王海約定。誰看見這宋大剛過來,就掛出個“蓼兒窪”地牌子,可惜這宋大剛雖然自號“宋江”,卻連這蓼兒窪的三個字都認不全,李孟這個玩笑,可說是媚眼做給瞎子看了。
上午到達了黃河岸邊,快要天黑的時候,圍在開封城邊上的流寇們差不多都被肅清了,當然,在拼死渡河之後。也沒有什麼值得說出口的戰鬥,陳六率領的兗州軍幾乎就是以行軍地姿態,繞著開封城巡視了一圈。
看著四散奔逃的賊寇,城牆上的民壯和開封城的一應官員都是心驚膽戰,差不多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沒有看過如此兇悍的戰兵。
如今大明地傳統是什麼,越能打仗的兵丁禍害百姓也就是越狠,還有人振振有詞的辯護說道,兵士若不如虎狼。怎麼能對敵兇猛敢戰,按照這句話說,彷佛你要是本分安守軍規,肯定就不會打仗。
開封城內的鎮守副將陳永福和他的兒子,算是河南善於治兵的,不過軍紀要求的也算是嚴格,結果河南人民普遍認為陳副將不如左良玉總兵能打善戰。
想想左良玉禍害百姓的傳聞,再看看眼下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