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部分

沒想到他倒也有分“憤青”,蕭墨軒有些好奇地多看了李時珍幾眼。原本只當他是個“醫痴”。卻不知道其實也是心憂天下。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不奇怪。醫者仁心,他編寫《本草綱目》。除去自個的喜好外,不也是懷了救治天下百姓的念頭。

頓時,心裡對李時珍的好感也多了幾分。

“來。來,嚐嚐這鍋清燉越雞,傳說做這道菜的雞,都是春秋時越國宮裡養的花雞傳下來的,與平常的大為不同。還有這糟溜蝦球,是用釀造‘女兒紅’的酒糟做料,也是紹興一絕。”譚綸對著新上來的幾份菜招呼著,想要繞開這份壓抑。

“江南多溼氣,到了雨季,食材便易上黴。”蕭墨軒呵呵一笑,撥拉了幾下碗裡地幾粒“黴仙子”,“也就是這上黴了的食材,才孕出了紹興菜地一個‘黴’字。”

“眼下倭寇雖是未絕,可經過這麼些年作為,已是氣焰漸消。”蕭墨軒朝著李時珍看了幾眼,“眼下又有譚大人接任總督一職,想來日後東南一塊,更是安穩。”

“蕭大人客氣了。”譚綸聽蕭墨軒在誇獎自己,微微點頭致意,“只望與蕭大人共勉之。”

“只要蕭大人盡力支援,若是再平不了東南的倭寇,我譚綸日後提頭進京面聖。”譚綸的這一句話,擲地有聲。他這一句話,倒也不是亂說。眼下東南幾股最大的倭寇

完全掃平,剩下的倭寇盤踞在浙閩交界的海島上,平輕舉妄動。在譚綸看來,只要再使一把勁,便可令其灰飛煙滅。

“恕我直言,譚大人。”蕭墨軒聽了譚綸的話,雖然心裡也是略略激動了一下,臉上卻不現出絲毫波動來,“無論是譚大人,還是我,如果只這般打下去,只怕是再過一百年,也掃平不了倭寇。”

“這是為何?”蕭墨軒這句話,把他自己和譚綸都包括了進去,譚綸倒也不生氣,只是有幾分奇怪。

“並非懷疑譚大人的才能。”蕭墨軒繼續說道,“只是這倭寇,雖能剿得了一時,可日後又難免會出了新的。”

“這……”譚綸有些語塞,蕭墨軒所說的確是事實。

當年胡宗憲剿平了汪直和徐海兩股大倭,可近來又出現了一個吳平。即使掃平了這個吳平,難保以後不會有“李直”、“張平”什麼地冒出來。

“蕭大人可是有良策?”譚綸一個激愣,猛的想起蕭墨軒已是直浙經略,抬眼看時,卻見蕭墨軒臉上還掛著淡淡的笑意。

“此事急切不得,容後再議,容後再議。”蕭墨軒擺了擺手,卻又收回了話頭。

譚綸和李時珍兩個,都豎著耳朵,想聽這位蕭大人能說出什麼驚人的道理來。忽然聽他來個容後再議,不禁有些掃興。

“李先生,我有一事不明,還請李先生為我指點。”蕭墨軒放下竹筷,轉過頭來對著李時珍拱手道。

“蕭大人請說。”李時珍知道蕭墨軒眼下要問地,定是藥理上的問題。談起這些問題,自個當然是比如何剿滅倭寇來的熟悉。

“李先生幫徐先生所敷地藥,到底有如何作用?”蕭墨軒一本正經的對李時珍問道。

“這……”李時珍頓時就覺得有些憋屈。原本以為這位蕭大人能問出什麼有深度的問題來,沒想到,這個問題問的這麼傻。

“幫徐先生敷的藥,我是用了藕節和蒲公英根,再加上綠豆粉所配。”李時珍看著蕭墨軒略顯嚴肅的面色,心裡好一陣納悶,這位蕭大人是真傻還是假傻?

或者是今個來的時候跑的太急,中了暑氣,要不要配一副消暑解熱的湯藥給他。

“藕節性清涼,可收斂止血。蒲公英卻是清熱解毒,護住傷口。用上綠豆粉,卻是日後少些疤痕。那綠豆粉本也有些清熱散毒的功效。”李時珍生怕蕭墨軒聽不明白,還特意細細解釋了一番。

“李先生只用這幾中隨處可見的東西,便配成了一方藥劑。”蕭墨軒讚賞的點了點頭,“在下佩服的很。”

“只是,徐先生頭上只是斧傷,只用收斂止血,便是。”蕭墨軒又繼續說道,“為何又要用蒲公英來清熱散毒?”

“傷口之處,本就容易生出惡瘡。”李時珍似乎有些不悅,“眼下正是盛夏之時,內外火盛,損傷皮肉更是容易腐壞。”

“哦,原來如此。”蕭墨軒又點了點頭,“那請問李先生,那損傷的皮肉,未及損傷之時,不也完好。為何損傷之後,卻會腐壞。”

“便是受了內外溼熱之氣所感。”李時珍心裡暗歎一聲,有些無奈的解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