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陣作疼,做倭寇地時候越長,想起來就越沮喪,尤其是年進中年之後,更是難堪。

令吳平想不到的是,自己登上封舟的時候,蕭墨軒居然是親自站在船舷邊迎接。看到這一幕,遠遠觀望著的眾倭寇也是大大的鬆了口氣。

“蕭大人,吳某……”吳平一時間,竟然不敢去直視蕭墨軒地目光。

“從前的事兒,不提也罷。”蕭墨軒笑而擺手,“打今個起,你我便就是在一條戰壕裡頭。”

“戰壕?”王浚好奇的探過頭來,“蕭大人說的莫不就是戰溝,居然還可以如此一說,大人果是廣記。”

“哎呀……”王浚似乎還沒說過癮,一拍大腿,似乎大有醒悟,“這定是九邊的說法,蕭大人當年曾經替太上皇鎮守九邊,大破韃靼俺答,殺地是韃靼騎兵是聞風喪膽,只看一個蕭字旗,就便連剛掠到手地米麵也不敢要,掉頭就跑。”

王浚這一段話,不但把吳平聽的一愣一愣地,就連蕭墨軒自個也是哭笑不得。

“吳某隻聽說過蕭大人曾經設計招順韃靼俺答,卻不知更有此等威名。”吳平看著蕭墨軒的目光,居然帶上了幾分崇拜。

說起來也好笑,一個韃靼,一個倭寇,一北一南,原本就是大明朝的兩大心患。可偏偏吳平作為一個倭寇,居然也是對韃靼恨之入骨,聽起來頗有些良民的潛質。

被吳平這麼一問,蕭墨軒頓時也不好意思再去堵王浚的話,只能加快了腳步,走在了前頭。

“既然蕭大人說你順了朝廷,那王某你自然也不把你當外人。”王浚的大嗓門,不依不饒的在後面追著,“我家大人為人謙恭,自個當然不屑,可我等又豈是沒長了耳朵。”

“瞧瞧。”王浚得意的拿刀把敲著船首邊的紅夷大炮,“若不是蕭大人,我等又豈會有此等戰船。當今皇上和太上皇也是聖人,心裡也明白就該用我家大人這樣的國士。”

若是嘉靖帝老人家和隆慶帝在場,只怕走得比蕭墨軒腳步還快。

“此等戰船,在下見所未見。”吳平本來就是混海上的,對戰船這些東西本來就眼熱,眼下親自在上面看了,只覺前面的甲板上就能盛下一艘海滄舟,更是豔羨無比。

“這樣的船,南京城裡還有的停著呢。”王浚繼續賣弄,“等你立了功,若是得了蕭大人賞識,便準你帶一艘也未可知。日後若是再進功,親領著船隊護送南洋,當真是威風了得。你看只這一艘,可抵得上紅毛鬼一攬子的鳥貨王浚雖然噪,倒也不是傻子,知道乘鼻子上臉的很。他心知蕭墨軒眼下用得著這幫子倭寇,更是顯得熱乎無比,大灌迷魂湯,說的吳平腦袋一點一點,眼珠子都發了綠。

不可否認,王浚的話確實有用。等蕭墨軒等人相繼坐定之後,吳平已是顯得恭謙無比,絲毫沒了倭寇頭子的匪氣,好似又轉回了潮州的小吏。

第十三章 慣用戰術

紫禁城,乾清宮。

徐閣老陪在皇上身邊看著眼前的四份摺子,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

“徐卿家,你看如何?”隆慶帝正和徐閣老議著年中軍餉的事兒,眼下見了這幾份摺子,無異於正瞌睡著,突然有人塞過來一個枕頭。

“回皇上,老臣以為,變更稅法,事關國體,雖然是好事兒,可也得斟酌而行。”徐階連忙回道。

“眼下這不正是斟酌著嘛。”隆慶帝丟下手上的摺子,門邊的小內侍就要走了過來收拾。

“且是誰讓你等進來的,出去。”隆慶帝忽得大發雷霆,“門窗外兩丈之內,不得有人。”

小內侍只是盡著平日的本分,哪裡想到會有哪邊得罪了這個祖宗,忙不迭的夾著屁股退了出去,又把門掩上。

“這事兒若傳出去,怕是又少不得風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來的好。”隆慶帝看著內侍退了出去,才回過眼來。

“這宮裡宮外,到處都牽連著,真做了這個皇上,朕才知道當年父皇的難處。”隆慶帝看了一眼徐階,繼續說道。

“自從黃公公隨著太上皇退居西苑之後,眼下內廷的事兒,都歸陳洪陳公公管著。陳公公是宮裡的老人,又是高大學士舉薦。”徐階在臉上勉強的擠出絲笑來,“高大學士身為帝師,稅改的事兒,又是由他牽頭上奏。眼下也未定下如何去做,一時間該是不會傳了出去罷。”

“呵呵。”隆慶帝輕笑幾聲,“那這幾份摺子,徐卿該如何看?”

“若要老臣來說,這東南一地倒也未必適合。”徐階作沉思狀。

“徐閣老但說無妨。”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