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墨軒張了張嘴,卻又覺得爹爹無意中改的倒也可用,便沒再說話。
“惠豐行。”杭兒把這個名字輕輕唸了幾遍,也覺得頗是不錯,“我且先說了給舅母和寧姐姐聽,若是她們也喜歡,便趕快做了牌匾。”
說罷,又行了個萬福,款款走了出去。
“軒兒。”等杭兒走出了門,蕭天馭又復坐下身來,“聽你孃親說,裕王爺對杭兒頗有好感?”
“這……”蕭墨軒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答好。
“你心裡約莫是不想讓杭兒進到王府裡邊去吧。”蕭天馭一眼就看出了兒子的心思。
“你且不怕裕王為這事兒對你生了不滿?”蕭天馭見兒子不說話,又追一句。
“若是裕王為了這事和孩兒生了隙。”蕭墨軒輕輕一笑,“那他便不是裕王了。”
蕭墨軒說的不錯,裕王還是裕王,他斷不會為這事兒對蕭墨軒生了不滿。但是……他更能做到不拋棄,不放棄。
大明嘉靖四十年,九月二十日,崇文門。
崇文門,是京城裡專門通行商賈的城門。東西南北往來的貨物,都要從此地經過。所以向來也都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正是京裡的黃金檔位。能在這裡拿下一間三通加三進的店面,蕭墨軒也是出了不少力。
只是今個,卻顯得和往日有些不同,平日裡在城門附近轉悠個不停的稅卒,無形中竟然少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三三兩兩的衙役。
“焦檢校,被你這般折騰,人人都避而遠之了,誰還來做買賣?”蕭墨軒今個去王府轉了一下,見沒甚大事兒,也和裕王告個了假,來幫著應酬。還沒走到門口,便看見一個個橫挎著鋼刀的衙役,頓時一臉的哭笑不得。
“蕭主事,要怨只能怨蕭尚書和大人您人面太廣,這各部各監的大人和公公們,遞了帖子說要來祝賀的都有近百號人了,你叫小的們怎麼能不提防著點?”焦大信半開玩笑的對著蕭墨軒拱手道。
“也罷,也罷,你且叫他們站遠了些,別嚇著了百姓。”蕭墨軒無奈的苦笑一聲,搖了搖頭,掉頭鑽進了鋪子。
鋪子雖然是寧家的,可是因為蕭家和寧家獨特的關係,所以京城裡的大人和公公們,都把這當成了一個攀附的好機會。
乘著道賀的人群還沒有到,蕭墨軒先饒有興趣的四處轉了看起來。
只是這一看,卻又不禁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