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也未佔著便宜。便在黃昏時分,已是倉促、狼狽地退兵了。秦軍僅剩的約十餘萬士卒,帶著累累的傷痕,又退回了狼山中軍幕府下的老馬嶺營壘。
眼見著武安君白起率著秦軍敗退,上將軍趙括卻是篤定得很。因了他對自己通盤的戰術謀劃甚有自信,趙括料定此戰自己已是吃定了白起。正所謂窮寇莫追,為了儘量減少趙軍士卒的傷亡,趙括並未下令猛追秦軍。
待方圓十餘里的戰場徹底安靜下來後,上將軍趙括便是肅然下令,令趙軍稍事休整之後,繼續向老馬嶺挺進,一步步收縮防線,大軍如同趕羊一般,將十餘萬秦軍合圍在狼山一帶。同時,給弧茄增兵五萬,令其穩守高平關的同時,猛攻高平關北段約八萬秦軍。務必困住他們,使老馬嶺之秦軍首尾不得相顧。
同時,上將軍趙括急令大將申陽,立即抽調一百輛霹靂炮車及其相應之操炮手,派出得力之將,火速前往丹水大營。那頭大將趙莊已是連日猛攻秦軍蒙驁駐守的丹水營壘,想來已是傷亡慘重,是需要絕地反擊的時候了。
既然如此,那麼就讓蒙驁也來嚐嚐霹靂炮車的厲害吧對付精銳盡失之武安君白起,留下兩百輛霹靂炮車已是足夠了。有了一百輛霹靂炮車之支援,趙莊之壓力當可減輕不少了。
當夜,上將軍趙括又收到了一利好訊息。那派駐石長城背後的大將軍樂乘已是凱旋歸來。秦將王陵的兩萬餘秦軍,已被樂乘乘勢一鼓作氣、屠滅殆盡。聞知這訊息,上將軍趙括大為振奮。
上將軍趙括當即派樂乘連夜趕往丹水一帶,助大將趙莊合力攻擊秦軍丹水營壘。至於石長城背後之糧道,趙括便交予石長城之趙軍來防守了。此時的秦軍已陷入全面之被動,輕騎死士、秦武卒等精銳盡失,騎兵已是所剩不多,即使想去再次偷襲趙軍之糧道,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一時間,勝利之軍情訊息連至,趙軍已是士氣大振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間突圍受阻,又得知王陵大軍全軍覆沒的訊息後,秦軍整個軍營都沉默了,沉默得一派頹喪之氣,沉默得戰心鬥志慢慢傾頹。
糧道,致命之糧道秦軍之糧道已被猛虎營陳不群的特種戰士截斷,而偷襲趙軍糧道的王陵大軍全軍覆沒,只有可憐的大將王陵在百餘名死士的拼死護衛下逃回了狼山,這便意味著趙軍之糧草將源源不絕,秦軍已是陷入即將斷糧之死局了
糧草,糧草乃大軍之命脈所繫。人要吃糧,馬要吃草,沒了糧草秦軍生存都成了大問題,還談何再戰,還談何突圍。連日來,秦國悲慘地未能將一粒粟麥運往前線,可以說若糧草再無支援,秦軍便只能被困在老馬嶺、丹水絕望地等死了。那夜,黑沉著一張大臉的武安君白起,立即下令大將贏豹帶領兩萬步軍,進入老馬嶺山中做大搜尋,看能否有意外發現。畢竟屯軍在老馬嶺山中,所謂靠山吃山,白起還是有些心存僥倖的。甚至盼望著,能否找尋出一些糧食來,哪怕是發黴變質的糧食也行。如今其他都顧不上了,先把肚子填飽,才是最要緊得事情
然則,整整三日過去了,兩萬士卒搜遍了山中寥寥可數的民居、倉廩與所有山洞,最後便是掘地三尺,也只尋颳了三四車倉底發黴的土谷與一些早已經風乾如鐵且爬滿了螞蟻的獸骨。若是說,這老馬嶺山上還有東西可吃,那就是數量不多的小獸、樹皮、草根和野果子了。
這老馬嶺一帶,因地處上黨腹地要衝,乃一軍事要地,韓國曾經在此屯軍經營數十年,自然便有囤積軍糧的大倉。但是,在秦國奪取河外渡口之後,上黨的河內後援基地——野王,便成了一座孤城,韓國眼看上黨難保,便停止了向野王輸送糧草。
野王乃溝通上黨與韓國本部之要塞,野王無糧可輸,這老馬嶺又能留存多少糧草?
加之,這些年來,秦國屢次東出,早成將韓國打得國土割裂、貧弱不堪。其上黨駐軍,歷來只有兩三月糧草儲備。在上黨郡守馮亭周旋將上黨獻給趙國的那段時日裡,不但是這老馬嶺,其餘十八座城堡連同上黨郡治所之糧草也已經是難以為繼了。
到了秦趙兩方以百餘萬大軍,進入上黨對峙的兩年餘期間,眼見著大禍將至,更連最是靠山吃山的獵戶、藥農,都早已流奔異鄉、另謀生路去了。
老馬嶺此等荒山,如何還能有暗藏糧草之奇蹟?秦軍能搜出這些黴變的糧食,已經很是幸運了。至於那些帶著風乾碎肉的獸骨,卻是在狼山的各處山洞中就近搜得。這狼山本是野狼群居之巢穴,想來被大軍嚇得逃散時,逃得慌亂,還有些未吃完的獸骨便留存下來。秦軍斷糧迫在眉睫,於是乎,即使是這些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