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部分

和壯烈精神而作,更寄託著來日雪洗國恥之熱切期望。在此慘烈場景下,竟被武安君白起一番嘶喊高歌生生賦予了濃濃的悲壯意味。一曲《國殤》,一曲慷慨悲歌,若是那屈原泉下有靈,卻不知會作何想。

聽著耳邊一陣陣的悲歌,聽著武安君白起一聲聲撕裂般心痛的呼喊,秦軍士卒們登時覺得心酸無比、淒涼萬分,待聽到最後,卻又偏偏覺得胸中一陣熱血沸騰,精神頓時亢奮起來,那簡直便是不能自已了。

十餘萬秦軍士卒們先是低聲飲泣,接著便斷斷續續地嗚咽起來。隨著武安君白起的嘶喊,竟是齊聲跟著哼唱起來,那哼唱之聲越來越大,漸漸地如同一道道大浪一般,浪頭越來越高,竟是將白起之歌聲漸漸地淹沒了。

此篇《國殤》雖是楚人屈原所作,雖是字字句句中透著一股子對秦人之恨,但是秦人看重三閭大夫之忠魂烈烈,看重《國殤》篇中拳拳報國之心,卻是對此篇不以為忤,反而人人爭相傳頌。久而久之,屈原此篇《國殤》,竟然成了秦軍之中廣為流傳的慷慨悲歌。

老秦人本是樸實厚重,自商鞅變法以來,更是人人爭立軍功、以求爵位封賞。征戰沙場、亡命山東,在秦人看來乃英雄之舉、萬眾仰慕之舉。然則,此戰竟是打得如此艱難,苦戰近三年不說,眼下竟然被趙軍死困在這老馬嶺,斷糧了,竟有士卒生吃人肉了,還是吃的老秦人自己娃子的血肉還有臉面麼?還有人性麼?

餐食人肉,乃泯滅人性、非畜生不為也人間之殘酷,有過於此乎?征戰連連的老秦人,最看重的便是軍旅骨肉之情誼,生吃身邊的戰友,誰堪如此通徹心脾之慘劇?

十餘萬秦軍士卒們悲壯地唱著,聲嘶力竭地喊著,一個個竟是淚光盈盈,那是屈辱之淚水,那是心痛之淚水,那是無言見秦人父老之淚水。待歌聲收住,秦軍士卒們竟是再也忍耐不住,便是放聲大哭起來。

夜雖深沉,但十餘萬秦軍士卒齊齊放聲痛哭,那令人心神大驚之哭喊,亦足以令山河為之變色。

“老秦人的娃子們,莫哭,都給老夫止住哭喊”那武安君白起,高舉著青銅長劍,撕裂般地放聲大喊:“趙軍合圍老馬嶺,時至今日,大軍已經撐持五十日了,這老馬嶺已被咱刨了個破腸爛肚,怕是什麼樹皮草根之類的吃食,再也刨不出來了”

“再撐下去,咱們便是等死,糧草遲遲未至,再無果腹之物,咱們真的是要被活活地餓死了等死,餓死?老秦人的娃子們,咱大軍再也不用等了今晚,就殺掉所有戰馬,全部煮掉吃光而後,各營迅速收拾備戰,待明日天色一亮,統統隨老夫突圍,再作最後一次衝鋒灑幹最後一滴血,也要和那趙軍拼了”

剎那間,老馬嶺營壘中竟是再無一絲哭喊之聲,只有武安君白起那撕裂一般的大喊,在人海中迴盪。終於可以吃肉了,終於可以放開吃上一頓了,秦軍士卒們聽著聽著,竟是一個個沉默了起來。

聽著武安君白起之言,秦軍從將領到普通士卒,那心頭已是明白,吃了這頓飽飯,明日清晨便要殺向趙軍,做最後的殊死一搏了一股股一去不復返之悲壯熱流,已在十餘萬秦軍士卒們心頭翻騰起來。

武安君白起望著異常靜默的人海,透過那閃爍的火光,白起竟是慘然地一笑,笑得是如此地淒涼,如此地無奈,如此地垂死掙扎。秦軍人海中雖然沒有了山呼海嘯般的呼喊怒吼,但那昏暗光線下,一道道閃爍的幽幽目光,那一個個迎風挺直的枯柴般羸弱,卻分明蘊含著巨大之能量。

十餘萬秦軍士卒們,此刻竟是以無聲之言,一個個慷慨激昂地告訴他們的統帥——武安君白起:戰吧怕個鳥老秦人不怕戰死,秦軍銳士們不怕戰死俺們老秦人的娃子,拼命一搏,那可是有敢死之心的

武安君白起見狀,登時心頭被一種悲壯之情緒充斥了。只見他大手一揮,向臉上一抹,隨即豪氣地一甩,甩脫了手心臟兮兮的腥臭血汙,便昂聲大呼道:“鐵騎衛士,即刻殺馬老秦人的娃子們,吃飽了馬肉,隨老夫出戰,都給老夫狠狠地殺,去殺光那趙人殺出我秦軍銳士之威風來”

話音未落,那武安君白起便“噔噔——”快步疾行地邁下了雲車望樓,臨了,竟是縱身一躍,將手中鮮血淋漓的青銅長劍高高舉過了頭頂,便是聲嘶力竭地又是一聲大呼:“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秦軍士卒們聚起最後一絲力氣,用齊聲的高呼回應著白起,鼓舞著軍心士氣。

秦軍人海中,心頭最為悲痛的便是那些鐵騎衛士們了。連日來,為了緩解斷糧之危,他們迫不得已地將長劍揮向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