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部分

以出面,由各方共同參與到總參謀部中來。

整編全**隊,建立國防軍地主張立刻在國內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誰都沒有想到手握十幾萬國內精銳的王財肯放棄兵權,就連帝**隊的將領也是摸不著頭腦,人們議論紛紛,都懷疑是王財欲擒故縱之計,等到曾、石兩人放下兵權後再慢慢收拾,但不管人們怎樣議論,這項主張顯然讓陷入僵局的談判有了突破,張遂謀與左宗堂都表示如果能夠由三方共同組建一個軍隊領導機構,那事情還是可以商量的。

國內在為統一的事情爭執不休,海外的彈丸小國日本也開始了統一程序。 王財建立中華帝國之後。 在日本關東做戰地王炎、陳偉兩人的日本遠征軍也進行了整編。 共同組成了中華帝國駐日本關東軍,王炎、陳偉兩人分別任第一軍、第二軍軍帥。 這樣一來這群中國人的身份終於真相大白。 不但日本國內亂成一團,世界各國也是議論紛紛,列強都照會中華帝國政府要求帝國政府從日本撤軍,對於洋人們的反應王財嗤之以鼻,他根本不相信洋人會因為這種事情與自己正面衝突,他更關注的是日本國內的局勢。

長期以來與駐日關東軍作戰地幕府軍隊屢戰屢敗,讓日本國內的地方強藩更有了倒幕的口實,處在強藩與關東軍兩面包圍之中的幕府左右受制,應接不暇,而強藩的勢力卻是一天比一天強。 這在王財看來簡直是一個壞訊息,日本在倒幕之後走上明治維新的歷史他還是知道的,因此他無論如何是不願意見到幕府被推翻的,只有幫助這個腐朽的日本朝廷繼續存活下去,日本人民才能永遠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出於這個目地,王財命令總理衙門向幕府提出停戰要求,並暗示只要幕府同意帝國政府對日本關東地權益,那帝國政府將向幕府平息國內叛亂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甚至包括直接調動關東軍幫助幕府平叛。

與軍方地躍躍欲試,大力支援相反,內閣再次激烈反對,保守派和洋務派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空前的一致,一條心的反對王財在國內尚未平息的情況,冒然對外用兵,甚至京師的讀書人還把王財比喻成了兵敗高麗的隋煬帝,大街小巷還流傳出了《無向東瀛浪死歌》,真正讓王財吃驚不小,直到幾個書生聯名上書,他才弄明白,原來這個時候的國人還把日本當成文化禮儀之邦,以天朝大國自居,指責王財不該對鄰國擅動刀兵。

聽了這些人的話,王財愣了半天沒有說一句話,看來這時候的日本名聲還不錯啊!看著眼前這些抖著鬍子,唾沫橫飛的大講仁君之道的宿儒們,王財覺得要想繼續削弱日本,不做些輿論準備看來只能讓自己被人形容成暴君,這個時候的日本固然沒有能力對帝國有什麼威脅。 但是歷史上這些矮子也沒幹過什麼好事,王財隨即下令輿宣司在全國範圍內大力地宣傳明末倭患,甚至還編了個評書《徐福東瀛建國記》,把日本人的出身來歷都算到了被秦始皇派去救仙丹的徐福身上,宣稱日本人本來就是中國人在海外的一個分支,是由五百童男童女與東瀛土著繁衍的後代,與劣等民族相交之後。 血統混亂,自然也就比國人要長的矮小。 論身份比不上中華正統,論血脈也是旁系分支,處處比國人要低上一等,但是眼下東瀛內亂,做為中華正統的帝國政府有責任去解救這一支海外華人等等。 這一系列宣傳非常迎合國人妄自遵大地心理,沒有多久國內輿論就開始變了風向,不但支援的人越來越多。 甚至還有人上書要求政府直接出兵日本,這讓王財再次看到了輿論地力量,琢磨著是不是該在國內建立統一的宣傳機構了。

中華帝國政府的好意馬上得到了幕府的回應,雙方很快在京都簽訂《京都條約》,幕府承認中華帝國在關東的權益,割讓對馬島,開放沿海各港口為通商口岸,保障華商在日本權益。 中國商品免關稅,並承認琉球為中華帝國屬藩等二十一項條款,而中華帝國政府承認幕府為日本唯一合法政府,並幕府無償贈送一批軍火,同時關東軍出兵五千幫助幕府平定叛亂,當然軍費得收幕府承擔。

《京都條約》帝國得到的巨大利益馬上引起了列強的不滿。 列強當然希望中國穩定,並從中獲得更大地商業利益,但是如果因此而在亞洲再成長起一個強國的話卻是他們所不願意看到的,除了有心利用中國牽制英、法的美、普兩國對此積極支援外,英、法、俄各國都是激烈反對,帝**隊佔領日本關東已成實事,但對馬島卻是能夠直接控制對馬海峽的戰略要地,英國人是斷然不肯輕易放棄的,因此剛剛在印度剿滅阿三起義的英國人馬上組建遠征軍,並照會帝國政府。 要求放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