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文士,揹著手走在前面。郭?聽到之後,對紙的好奇已經蓋過了嬌羞之意,連忙跟在曹植的身後。

為了方便,造紙的地方其實便在旁邊的一間破民房內,而這裡被曹植讓人打通了,好方便在裡面來往。虧得之前在白家“借”糧,不然曹植還真沒有錢請來這麼多工匠完成此事。

原來當時在白家“借”來的糧食雖然都分發給流民了,但是白家富庶,除了米糧之外還有不少金銀器以及精美的陶瓷,這些東西都被曹植吩咐文稷順手牽羊用一個大包裹給捲走了。

而那次文稷來到鄄城之後拜訪曹植,也順帶將帶出來的金銀器和陶瓷還給了曹植。其實自先秦開始,便已經有貨幣的出現,不過戰國時期,各國皆有自己的貨幣,極為混亂。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便統一了貨幣,到漢代承襲秦制亦是如此,其中漢武帝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鑄造的五銖錢,便開啟了五銖錢為天下統一貨幣的時代。自元狩五年而至現在,這三百年的時間裡面,兩漢先後發行五銖錢,使其成為了主流貨幣。

只不過自董卓亂政之後,其鑄造新幣,這些新幣還是五銖錢,只不過內裡所含的銅卻是遠少於前幾代所鑄造的五銖錢,故被民間百姓稱之為小錢。董卓大肆發行這些小錢,卻是造成整個大漢經濟混亂,百姓都不是蠢人,在小錢混入五銖錢裡面吃過幾次虧之後,乾脆恢復到以物易物的階段,不再受五銖錢。

這也是為何,成家要收購百姓手中的餘糧,不以五銖錢而是以布為單位的原因了。當然金銀器物並不在此列,中國曆代黃金都不作為主流貨幣的存在,但是黃金的價值卻沒有人能否認。而白銀,則是唐代之後才逐漸在市場上流通,至宋代略具規模。但白銀的廣泛流通,還是到了明代,外國的白銀大量流入才出現。因而這時代,無論黃金還是白銀,都作為珍貴器物而存在,它們也是具有極高的價值。

白家雖然富庶,但金銀器物數量還是極少,文稷用一個包裹便悉數裝完。而曹植這次給予這些工匠的酬勞,也僅僅是一雙銀箸罷了,這也算極為優厚的薪酬了,由此可見金銀在這時代價值之高。

帶著郭?到了隔壁的破房子,入目間卻是見到隔壁的天井處,被挖了一個大池,裡面注滿了水,同時在裡面放滿了一捆捆的麥草。

看著這麼多麥草,郭?驚訝地掩著小嘴道:“四公子,為何將麥草都放到水池之內?”

曹植輕笑一聲道:“這些便是造紙的材料了!”

郭?不信地指著大水池,問道:“這些麥草是造紙的材料?怎麼可能?”

曹植笑意不減,說道:“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本公子以前就曾在典籍上看過蔡侯造紙的材料,那是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物。但這些材料不甚好,也導致了紙張製作出來之後泛黃、粗糙。於是本公子細思了一下,發現這些材料皆是與樹、藤、麻等草木有關,於是便大膽猜想紙的材料乃是草木,故此便用上這些麥草作為原料了!”

'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司馬懿現身

曹植對郭?說大膽推測紙乃是以草木為原料,當然是胡扯的話了。其實曹植對於古代的造紙術,也算認識,只不過只記得大概的工序,其他的細節倒是不太清楚。但是這也沒有難倒他,這時代造紙術經過蔡倫的改革,其實已經成形,後世的造紙術其實都是從蔡倫造紙術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改進,以及換其他原料製紙罷了。

紙其實早在蔡倫之前便存在,只不過其之前並非以草木作為原料製作,只看“紙”字之形,左面乃是“絲”字旁便可知紙一開始的時候是與絲有關的。在西人眼中,華夏最出名的莫過於絲綢,而華夏也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被稱之為赫?或方絮。而這些方絮,其實便是最初期的紙了。

後來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不再從價格高昂的絲綢之中取得,而改為以樹皮、麻頭、漁網等物製作,如此紙的造價便大大降低,而也由此奠定了造紙術的基礎。

而後世的手工造紙術裡面,記錄最完整的莫過於《天工開物》上面竹紙的製作方法,而明代以後,大部分使用的紙也是竹紙了。只不過由於現在形勢不允許,伐竹困難,於是便只能改用其他材料了。

而除了竹之外,據曹植所知,最便宜也最好的材料,莫過於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