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班第一位的,便是接替了魏王武承嗣,擔任內史的新首相狄仁傑。老丞相年紀已經很大了,和女皇帝差不多年歲。不過,他的身體顯然沒有還能包養小情人的女皇帝好。他的腿腳已經沒有那麼麻利了,眼睛也有些昏聵。老人家慈眉善目的,彷彿一尊佛像一般,靜靜地坐在那裡,對周圍的喧鬧,無動於衷。
大約是年齡相仿的緣故,武則天很信任狄仁傑這個老丞相,稱他為“國老”。這對於作為“李黨”領袖的狄仁傑來說,實在是一種便利。老人家透過一番旁敲側擊,終於攛掇著武則天把廬陵王接回了京城。
若是旁人勸諫這樣的事情,定會被女皇帝斥責。狄仁傑世事洞明,極為擅長與人相處之道,他知道什麼樣的話該說,什麼樣的話不該說,也知道該說的話,可以說到什麼樣的分寸,超過了什麼分寸便犯了忌諱。
因此,武則天和狄仁傑相處,真有如沐春風之感,只感覺有了知音。同樣的話,別人說出來,她便聽不進去,狄仁傑說出來,她便覺得有道理。
這也就是狄仁傑獨特的魅力了。他絕對不是一個諍臣,卻比當初的魏徵更加德高望重。
眾人又竊竊私語地說了一會子話,都有些不耐煩起來。現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大家各自都攢著不少的公務要處理,在這裡耗著,總不會有在自己的衙門裡坐著舒服。就算那些清水衙門沒事做的官,也難受得很,在衙門裡坐著,起碼還能拿本書胡亂地翻看,而在這裡,卻是什麼事都做不成,只能乾巴巴地站著,站久了腿腳都麻木了。
“要不,找個人去打聽一下吧,看今天陛下還要不要上朝,若是不來的話,早些散了豈不是好?”也不知是誰終於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這話立即得到了周圍不少人的贊成。大家紛紛把目光,轉向了正在閉目養神的狄仁傑身上。誰都知道,這種事情,就算是武則天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