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高宗晚年以來,突厥人屢屢挑起戰端,對大周的北疆,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就是現在求和的這個阿史那默啜,也曾經多次主動挑起事端,進犯大周。不過,大周的軍隊到底不是吃素的,也俘虜了不少的突厥軍士。
加上咸亨年間,突厥有一部分人投奔了南朝,大唐朝廷把他們都安置在豐、勝、靈、夏、朔、代六州。這些人和突厥後來的俘虜一起,構成了突厥降戶,經過這些年的繁衍生息,總數已經頗為不少。
武則天開始皺眉了。她深深知道,送還突厥的降戶,是一種抱薪救火的辦法。突厥人民風彪悍、善戰,他們的短處就是人口少。若是把這些降戶送還給他們,必然會大大增強他們的實力,這不是大周願意看見的。
誰都知道,大周和突厥之間,總歸還是有一戰的。就算是今天聯起手來消滅了契丹人,這一點也不會改變。突厥人遊牧民族的習性,決定了他們必須靠侵略來謀生存。而大周就是他們必須要啃下的大骨頭。若是啃不下大周,他們就要忍凍捱餓。
把突厥降戶放回去容易,增強了敵人的兵力卻是大問題。武則天不能不考慮一下以後和突厥人的關係,如何發展。
“這個請求,朕也要回去細細思量一下!”武則天現在的心情,已經沒有剛開始的時候那麼好了。契丹人的胃口,已經有些讓她不悅了。果然,阿史那默啜不是簡單之輩,不會輕易放過這敲詐的機會。
“還有最後一個請求——”宗秦客的神色,忽然侷促起來,吞吞吐吐的說不下去了。
武則天有些不滿地說道:“愛卿有話直說便是,如此不爽利,卻是為何?”
宗秦客苦笑一聲,一咬牙,一口氣說道:“遷善可汗請求我大周將單于都護府割讓給突厥!”
“什麼?”這一下,不但武則天色變,群臣莫不色變。
單于都護府雖然是北疆的貧瘠之地,地域卻是無比遼闊的,比起南方的一些道,面積絲毫不小。這個都護府,主要是由一些羈縻州組成,屬於漢、夷混居之地。這些年以來,隨著突厥和契丹的不斷壯大,單于都護府其實已經名存實亡,絕大部分地盤,都已經被突厥和契丹佔據。
不過,被佔是被佔,承認突厥人對這些領土的所有權,卻又是另外一件事。只要一天還沒有承認突厥人對單于都護府的統治,只要都護府還存在,大周軍隊北上就是理所應當的。可一旦承認了突厥人對偌大地方的統治權,大周北上就成了侵略,這對於講究“名正言順”的中原王朝來說,實在是一件不好接受的事情。
“默啜小兒,欺我大周太甚,居然敢提出如此強人所難的要求,簡直是無法無天了!”西班的一些武將性情比較暴躁的,一聽這個請求,簡直是七竅生煙,怒不可遏,張口便罵,渾然忘記了身在永珍神宮之中。
武則天的臉色也沉了下去,她並沒有責問那些擅自開口的武將們,而是冷聲說道:“默啜可惡,欺我太深!此事暫且壓下,朕還有一件要事,要向眾位愛卿商議!”
第371章 老驥伏櫪
“諸位愛卿,對立儲一事,如何看待?”武則天很平靜地丟擲了一個重磅炸彈。wWW、
群臣頓時呆住,把方才對突厥人的義憤之情拋到了九霄雲外。畢竟,北疆的事情再嚴重,也在千里之外,而立儲的事情,就在京城裡。而且,這立儲的事情,無疑關係著百官們的前程,不同的皇帝的用人風格都不一樣。一朝天子一朝臣,誰都不能確定,新皇即位之後,自己還能立於這朝班之上。
因此,群臣對立儲之事的關注,遠在北疆戰事之上。
不過,大家又不敢對此發表意見。因為立儲一事,極為敏感,說錯一句話,便有可能萬劫不復。大多數的官員,也只是敢在暗地裡向某一位熱門候選人表示忠心,到了朝堂之上為他造勢、吶喊,卻極少敢於直接道出“立某某為太子!”這一類的話。
今年以來,尤其是狄仁傑拜相以來,武則天漸漸偏向了李家。對自己的兩個兒子釋放出了善意。首先,是皇嗣旦得以和太平公主一起,作為李家的子孫前去北京府祭祖,然後是廬陵王顯被接回了神都,其幼女也被封為郡主。
這些事情,無一件不是驚天動地,牽動著億兆百姓和朝中群臣之心。“武黨”的人固然是略略心驚,“李黨”的人也不敢過早地歡慶勝利。因為女皇帝就喜歡玩這種虛虛實實的遊戲了,她這些動作,都有可能只是試探。若是你將之當真,很有可能遭致滅頂之災。
一時間,群臣噤若寒蟬。幾乎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