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破腦袋也想不出為什麼事情會發展到今天的局面,其實,他所想所料並不錯,按照原本的各地排兵情況,即使有突出狀況,兵強馬壯的江南將士也能至少支撐兩三年。
但令王寅作夢也想不到的是,光明頂出了叛徒,並且這人還是陛下最信任的國舅爺。更令王寅沒想到的是,金節竟然在一開始就設下奸計,擒獲了方臘,這位江南皇帝被押到城下,江南將士群龍無首,軍心大失,再加上本土將士造反,這才導致江南局面立即崩塌!
王寅、司行方、包道乙、龐萬春等明教死士,全都做了必死的準備,他們寧死也不會投降,他們準備好了火種,準備戰鬥到最後一刻,然後烈火焚身,殉了明教!(未完待續。。)
第230章 明教教主方百花
梁**隊在邊境駐軍二十一天,武松一直未敢立即進發大理國,更沒敢立即撤軍。
江南陷落的訊息早已傳入武松的耳中,如果從淮西王慶和江南的縫隙中間的茫茫戈壁灘繞過去貿然攻擊大理,即使能夠得勝,大梁國歸師亦必然會受到駐紮在江南的宋軍侵襲,萬一沒能立即攻下大理,那就更是腹背受敵,此乃兵家必敗之勢。
所以,做事一直剛強果決的梟雄武松,把大軍駐紮邊境,進不敢進,退不敢退。不敢進是怕腹背受敵,不敢退是怕大宋軍隊滅了江南後,會趁機攻打大梁國的邊境,畢竟這兩地緊密接壤。
這天下午,武松的御帳中,先後來了三撥人。
第一撥,是段智興自己,他參拜完梁帝后,懇求梁帝暫時取消進攻大理的戰略,伺機先吞了江南。
梁帝沉吟許久,覺得有理,便停止了對大理國的進軍。
段智興退出後,段延慶和劍魔這對離開梁山已經很久的黃金搭檔突然來到大帳外,請求晉見梁帝。
穿著龍袍的武松親自出帳迎接二人,二人並未跪拜,而又躬身行禮,恭賀武松登基之事。
三人寒暄一會後,段延慶開言道:“陛下一言九鼎,為了兌現當年承諾而起兵征伐大理,段某深感大恩!然而此時局勢危如累卵,陛下萬不可輕易動兵,不如先剪除江南,再行大兵不遲。”
劍魔亦道:“陛下,你若先攻江南。我二人助願你一臂之力!”
“段前輩。劍魔大哥。如此說來,朕只能暫時負了前約,先來江南,日後再破大理了。”武松致歉道。
“陛下言重了。”段延慶道。
接待完二人,天色將晚,一個蒙著白色面紗,身著雪白衣衫的神秘女子,步履輕盈的來到大梁國的駐軍處。請求守軍通傳,她要面見梁帝。
守軍見她不肯說知備細,一時不肯通傳,這女子便道:“你只說明教聖女求見。”
守軍不敢擅自作主,只能層層上報給梁國將領,層層上達後,大將史進接見了這名女子,認出她是那天被武松所救的人,便引她來到御帳。
武松聽說明教聖女來訪,急忙出現相迎。誰知這女子二話不說,見了武松便盈盈下拜。這女子身後的那隻白鶴也低下頭。似乎在向武松求救。
“姑娘,快快請起。”武松道。
這位白衣女子輕啟朱唇,道:“陛下,小女子與陛下毫無交情,非但如此,小女子前些天蒙陛下所救,還欠了陛下一個天大的人情。”
“些許小事,姑娘不必放在心上,在我大梁國的地盤,我當然不會允許大宋狗賊欺負一個女子。”武松道。
“陛下天高地厚之恩,小女子難報萬一,直到今日也沒能報恩,反而還要厚著臉皮,再求陛下一事。”這位姑娘死活不起來,一直跪著說話。
武松不方便扶她,便道:“姑娘有什麼事,但說無妨。”
“小女子乃是明教教主方臘之妹方百花是也,一直替明教掌管聖火令。今日江南已滅,明教總壇光明頂的覆滅也只在頃刻,小女子求陛下發救兵救下一眾明教弟子,為報大恩,小女子願獻上明教聖火令!”方百花說著,拿出一個令牌大小的東西,放在地上。
天下第一鍛造大師湯隆把眼望去,一眼便認出這明教聖火令乃是用白金玄鐵和金剛砂混和鑄成,質地堅硬無比,外表似透明,又非透明,聖火令中隱隱有火焰飛騰,顏色變幻,時暗時灰。
按照明教的規矩,見聖火令如見教主,明教聖女方百花願獻上此寶,分明是想告訴武松:如果陛下肯救明教弟子於危難之中,明教弟子願聽命於你。
“姑娘,你先起來,外風風沙大,咱們去裡面說話。”武松說完,不給她拒絕的機會,直接轉身進入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