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鄰人讓他拿出點積蓄。把他父母那殘缺不堪。白骨累累的屍體入土為安,他卻捨不得花那棺材錢,楞是讓他父母的屍體在地上爛了三年多,直到爛的連渣都不剩,又被千人踩萬人踏,踏的毫無痕跡,他父母的屍體才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殆盡。
就是這麼一個不孝的混人,突然出現在梁宋邊境。實然讓人生疑。
而那個自稱張龍後人的張濤,怎麼看怎麼像蔡仲文身邊的狗腿子。
張龍是一名忠義無雙的護衛,當年輔佐包青天,辦下大案無數,為大宋平治無數冤假錯案,功不可沒。豈料他的後人,竟然攀附蔡京的兒子!錚錚鐵骨,全都餵了狗,一把年紀,全都活到了狗身上。平生無半點作為,只會為權貴舔癰。
而讓人離奇的人。包青天的後人竟然也全都出現在了這裡!堂堂忠良之後,不在太平地方待著,跑到這戰爭激烈之地來做什麼?
要說這幾位包公的後人,還得先簡要從包公開始說起。
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傳奇人物。
包拯於公元1062年逝世,而北宋1127年滅亡,距離包拯死之時,僅65年。包拯一生共活了63歲。
包公審案斷案,剛直公正,從來不畏強權,堅信只有真理永存世間,一生處決貪官惡霸無數,數次為民請命,多年來伸張正義,為民做主,深得百姓愛戴,人們給這位青天大老爺起了個綽號叫包青天。
北宋官場上有句說法,叫“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即使是清官,尚且可以撈到這麼多錢,貪官那就更不用說了。
而包公死的時候,家裡仍用的是破舊門檻,破門門簾,連棺材都是薄皮的,包公發喪之時,靈柩路地街市,百姓扶老攜幼前來相送,個人哭拜於地,傷心不己。
可見一位真正的清官,是何等的受百姓愛戴。
包公這一生,與人交往從不隨意附和,更從來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跟任何人都沒有私人信件,連對朋友、親戚都不肯徇私枉法。
雖然包公地位高貴,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食無肉,飲無酒。
包公曾數次告誡子孫說:“後代子孫當官從政,假若貪贓枉法,不得放歸老家,死後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聽從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孫。”
包公其人,暫且說到這,包公大名,響徹雲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接下來重點說說他的兒子。
當初,包公有一個兒子,名叫名繶,十九歲時娶淮陽崔氏為妻,這崔氏可不簡單,她是當過三朝宰相的呂蒙正的外孫女,因此包家與崔家算得上是門當戶對,都是名臣高官。
包繶因父親包拯官居高位,自幼便受到皇帝特殊的蔭補,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獲得宋仁宗趙禎賜封為太長寺太祝,但還未上任便於婚後第二年病故。
崔氏傷心欲絕,誰知禍不單行,數年之後,五歲的兒子包文輔又夭折,崔氏與包公失去了唯一的長子和長孫,心如刀絞,但包公夫婦畢竟是開朗之人,不希望崔氏年紀輕輕便在家守節,勸她再嫁,但崔氏執意不從,公婆失去獨子已夠悲傷,自己再離開豈不叫老人家們更添一層痛苦。便說:“公公是天下盡為仰慕之人,吾可代夫君奉養翁姑,心滿意足矣。”
包公以身作則,他的精神完全影響了他的的夫人,兒子,兒媳,他的兒子,兒媳全是孝順之人,感天動地。
雖然長子和長孫早亡,但包公並未絕後,包公的第二個兒子,叫包綬,是包公小妾的兒子。
說起包公的第二個兒子,更是讓人感慨。
包綬,北宋名臣包拯次子,生母是包公身旁侍妾媵孫氏,但未出世,生母孫氏便被包公打發回孃家,多虧大嫂崔氏知悉孫氏懷有身孕,便揹著包公夫婦,私底下不斷派人送錢財衣物等到孫家,孫氏生下一名男孩,崔氏又偷偷將男孩抱養在自己房裡,名為長嫂,實為養母,翌年,在包公六十歲大壽之際崔氏將還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送到包公面前,包公夫婦大喜,遂將此子取名包綬。
此後崔氏在包家守節二十年,後來宋哲宗下旨加封她為永嘉郡君,堪為一段佳話。
公元1105年,包青天的兒子包綬病逝,這個包綬臨死前把包公用一生心血寫成的《希仁全集》送給裴宣,所以說裴宣是包青天的傳人。
而包康年,包耆年,包彭年,包景年四人,皆是包綬之子,包公之孫,早年因大宋戰亂,與父親分別多年,再見面竟是永別,而這次與裴宣見面,竟是在這梁宋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