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二位好兄弟,保重!”孫二孃的眼眶中不斷閃爍著淚光。

這對並肩作戰過無數次的生死兄弟跳牆而出,旁若無人的行走在大街上,視緝捕告示有如無物。二人一路途經城門無數,那些守衛們見到商販,平民都是盤問半天才肯放行,唯獨對行者、道士、和尚、沙彌連看都懶得看。這也難怪,畢竟在有宋一代,這些人都是社會的邊緣人,在官兵的印象中,這些人窮得掉渣,榨不出什麼油水,與其浪費半天時間在這些人身上,還不如省點唾沫。

武松、史進靠著行者、沙彌身份的掩護,有驚無險的躲過了官兵的追捕,離梁山越來越近。

自此,江湖中人但凡提到武松,必定在前面加上“行者”二字。於是“行者”二字,便成了武松的綽號。

武松是公認的天下第一英雄,許多喜歡他的人都給他起過許多不同的綽號,但大都無法和別人引起共鳴,更無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比如武松那“及時雨”綽號,只在山東地界叫的開,在江南水鄉根本沒人承認。而這“行者”綽號竟然逐漸得到了全天下人的認同!

因為武松早年為奪千年隕鐵,打殘也速該,擊殺完顏阿骨打,斬殺耶律洪基,後又去西夏做客,助宗贊王了得了皇位,又幫大理國救出皇太孫,遊歷過的地方實在太多,所以人送綽號行者。這時武松的這個綽號並沒有完全叫開,只在戲臺上流傳。到了後來,人們把武松的英雄行徑與民間傳說中的神猴孫悟空聯絡起來,孫悟空受尊敬的程度和武松差不多,而孫悟空的綽號便是行者,便有一些人提議,武松的綽號也應該是行者。此時武松的這個“行者”綽號已經在大江南北叫開了。而武松今番又穿上了行者衣服,頭戴了行者界箍,腰懸行者戒刀,口袋裡裝著行者度牒,脖子上戴著行者串珠,於是“行者”這個綽號,便在全天下都叫開了。

行者武松,手持兩把絕世神刀,橫空出世!

第93章 夜走蜈蚣嶺

武松和史進這對邊緣人走了不到五十里,天色已晚,但見一座高山橫亙眼前,二人趁著月明,一步步走上山嶺。二人行走之時,嶺上時不時有笑聲傳出來,史進心生疑竇,道:“這荒山野嶺的為何卻有這般浪笑之聲?”

武松道:“兄弟休要驚慌!”。

武松仔細觀望著四周的地形,但見這山嶺蜿蜒曲折,活像一條蜈蚣,而那密林中建有一處墳庵,約有十數間草屋。武松心下一凜!按照《水滸傳》中的故事走向,此地便是蜈蚣嶺!有個惡道人在這裡打劫!

武松又轉念一想:“咦,不對呀!《水滸傳》中的武松上蜈蚣嶺殺那惡道人,正是天氣極寒之時。而現在的天氣並不十分冷,似乎自己比《水滸傳》中的武松來到蜈蚣嶺早了好幾個月!”

想完此節,武松又在心裡笑道:“真是呆人!我是穿越者,很多歷史情節都被我刻意改動了,早上蜈蚣嶺幾個月又有什麼稀奇?”

武松掣出雙刀,拿在手上,史進沒有武器,只好緊隨其後。二人來到墳庵前,只聽一聲暴喝之聲憑空傳來:“你若再敢不從,道爺我就剁了你!我這飛天蜈蚣的綽號可不是白叫的!”暴喝聲之後,是一個婦人哭泣的聲音。

武松一刀砍爛庵門,和史進一起朝著那個傳出暴喝聲的地點跑去。裡面一人聽到腳步聲,也衝出門外,喝道:“什麼鳥人敢砸我庵門?”

武松手起一刀,這人的腦袋便飛出十丈遠。庵裡一個道人模樣的人見武松砍翻了他徒弟,便手持雙劍,託的一聲跳將出來,對著武松就砍。武松雙刀對這道人的雙劍,兩個就在微弱的月光之下,一來一往,一去一回,打了五十多個回合,武松的雙刀不斷的發出鳴嘯之聲,與雙劍碰撞不斷激盪出火花。那道人武功雖高,卻費盡心機也難以尋到武松絲毫破綻,而今番武松又得兩把寶刀,更是如虎添翼。二人鬥了半個時辰,武松手起一刀,錚的一聲響,山嶺中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聲,道人的頭滾落於地。

武松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雙刀,刀口絲毫不卷,又撿起道人的雙劍仔細察看,竟然也沒有卷刀口!看來道人身上這兩把寶劍雖然不如武松的雙刀珍稀,卻也絕對不是凡品!

“好兄弟,拿去!”武松將道人的兩把寶劍扔給史進,史進接過一看,欣喜之極,從道人身上解下劍鞘,將雙劍插進劍鞘,掛在腰間。

“大哥,你有雙刀,我有雙劍!”史進大笑道:“以後我行走天下,也不至於辱沒了大哥的名號!”

武松也大笑了一回,二人大叫道:“裡邊那婆娘出來,我不殺你,只問你個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