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這個人來。這個崔明遠是原來的大將軍崔明山的哥哥,以前一直在北方跟著李尚恩,前段時間他說要大舉徵兵,於是李尚恩派崔明遠過來,負責徵兵的事情。
現在朝廷裡幾乎沒有上過戰場的將軍,這個崔明遠算是一個例外了,王俁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道:“你說說看,現在該怎麼辦?”
崔明遠道:“大王,微臣已經想過了,我們開京還有上萬的兵馬,另外開京附近的金川、平山、海州等地加起來也有上萬兵馬,我們可以把這些兵馬組織起來,形成一路大軍,然後我們率領大軍,直接進攻梁山的仁川城!”
王俁吃了一驚,道:“進攻仁川城?”
群臣都開始議論紛紛,崔明遠不理會群臣的議論之聲,道:“不錯,進攻仁川城!以兩萬的兵力,想要南下援助,幾乎不可能。看現在的情報,梁山大軍數量幾乎達到了十萬。所以不能援助,要打仁川城!我聽說梁山的大都督就在仁川城中,如果我們一舉攻克了仁川城,捉拿了梁山大都督,那梁山大軍也會士氣低落,到時候我們北方的軍隊說不定已經回來,就可以消滅所有的梁山賊寇了。”
王俁聽了之後心中大喜,道:“不錯,是一條好計。”
就在這個時候,太師李浩然站了出來,道:“崔將軍,前些年梁山剛剛到來的時候,你的兄弟崔明山帶領一萬大軍攻克梁山,結果全軍覆沒,你怎麼能夠保證不和他一樣呢?”
崔明遠心中憤怒,心想他和崔明山怎麼能一樣?他雖然是崔明山的大哥,但是他是庶出,而崔明山是嫡子,所以兩人的待遇從來就不一樣。崔明山根本沒有上過戰場,靠著家裡的權勢,輕輕鬆鬆就成了大將軍。他崔明遠在北方邊境呆了20年,受了20年的風霜,20年來,遼人也常常騷擾,他也和遼人打過幾次,雖然都失敗了,但是也是久經戰陣的人,豈是崔明山那個花花公子能夠相比的?
這個時候李浩然又說話了,冷聲道:“據我所知,梁山還有一支水師,若是梁山的水師進入漢江,到時候渡江都困難。大王,我看我們還是遷都吧。”
李浩然的話說完,眾人都愕然了,王俁愣了好一陣,道:“還不到遷都的時候。若是我現在就遷都,百姓會怎麼看我?那樣豈不是成了‘望風而逃’。”
“這……”李浩然愣了愣,沒有再說話。
“崔明遠,你有信心攻克仁川城嗎?”王俁又將目光轉向了崔明遠,問道。
“有信心!這個時候仁川城肯定沒有多少防禦力量,集合兩萬大軍,一定能攻克仁川城的,到時候活捉了梁山大都督,那梁山就沒有辦法繼續進攻了。”
“好好好!”王俁心中很高興,現在朝中除了這個崔明遠之外再也沒有能夠領兵的大將,他想了想,道:“崔明遠,我任命你為徵南大將軍!這一戰你要是勝利了,我給你太尉的職位。”
現在李浩然剛剛卸掉太尉之職,變成太師,高麗等於現在已經沒有太尉了,王俁為了激勵崔明遠,於是做出了這樣的承諾。
“多謝大王!”崔明遠一臉的激動。
“現在趕緊帶兵去攻克仁川城吧,我希望你早日捉住梁山大都督!”王俁嘆息著道。
可惜高麗人的軍隊紀律渙散,一直到了9月10日左右,兩萬大軍才集結完畢,崔明遠帶著這兩萬大軍朝著仁川城而去。
—————
多謝支援!
第一百二十五章 韓世忠的第一戰
第一百二十五章 韓世忠的第一戰
崔明遠帶著兩萬大軍朝著仁川城而去,不過他和他的兄弟崔明山的道路並不一樣。
當初崔明山是沿著直線前進,渡漢江的時候遭遇伏擊,最後全軍覆沒,他當然不能走兄弟的老路。
他是一路往西而去,走了上百里的路程,到達了現代的朝鮮尹川一帶,然後再南下朝著仁川城而去。
他的心中十分自信,覺得攻打仁川城屬於歷史上的“圍魏救趙”之計,一定能夠解決現在的困局的。
******
韓世忠在漢城一帶已經等了很長時間,他的心中很鬱悶,原本以為這一次高麗戰爭能夠大顯身手,誰知竟然是讓他防守漢城、仁川一帶。
“夫君,大都督把騎兵這麼重要的部隊交給你,不可能不給你戰爭任務的。再說了,仁川城也有可能遭遇攻擊,到時候就需要我們了。”軍營之中,梁紅玉勸韓世忠道。
“我真希望仁川城早點遭遇攻擊啊!”韓世忠苦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