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民軍沒有輕易用刀槍發起衝擊,然而這些歌謠和口號的威力比刀槍更厲害,擋住可擋,遮不能遮,無孔不入,直透人心;若不是有上官積威的習慣壓制,十萬大軍很可能會被這話語輕易擊敗。
慕容恪知道石青難纏,知道石青不可能讓燕軍輕易撤走,肯定會有些手段,儘管早有心理準備,當石青的手段施展出來後,他還是感覺到沮喪,不知道燕軍能不能撐到最後。
代郡距離魯口不下六七百里,不是撒丫子一跑就能跑到的,並且大半路程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沒有阻擊追兵的險隘,這種情況下,十幾萬大軍回撤是件非常浩大的工程。在敵軍追擊窺視下走走停停紮寨宿營十餘夜,其間既要穩定軍心保持編制健全,還要分派兵馬阻擊追兵,沒有周詳的計劃根本不可能完成。
儘管撤退之旅艱險無比,昨夜在和慕容俊商討撤退計劃時,慕容恪還是很有信心的。民軍雖然完全佔據了上風,但是燕軍並非沒有自保之力;特別是五萬精騎的存在,足以保證擋兵追兵,掩護步卒安然撤退,沿路的秋糧更為撤退提供了食用保障。
然而,只過了一晚,慕容恪的信心就在四面歌聲中動搖了。再完美的策略,再周詳的計劃,都需要有可靠的人執行才能順利完成。燕軍的數量優勢、騎兵優勢足以保證大軍成功撤退,但是成功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燕軍內部不能亂。內部不亂,民軍根本無法下手,撤退自然容易。可若是內部亂了,不用民軍攻擊,隊伍也會自行潰散。
石青顯然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沒有逼迫過緊,只想法渙散燕軍軍心。偏偏這讓慕容恪感覺最難對付。薊城、北平、范陽失守的訊息早已傳遍軍中,大軍後撤在即,此時無論如何都遮掩不了失利的局面。士氣低落時,最忌諱強行鎮制,要不然往往會激發兵變。所謂騙也不是,壓也不是,無奈之下,慕容恪決定提前聚集眾將會議撤退事宜,打算藉機以情義恩德感化麾下部眾。
七月二十日凌晨,在民軍紛紛擾擾的喊話聲中,燕軍大營響起了緩慢沉悶的點卯鼓聲,慕容恪召集全軍校尉以上兩百多名將官趕往帥帳會議。
會議人數太多,帥帳容納不下,慕容恪讓親衛在帳外空地上燃起三堆篝火,舉起數十支火把,乾脆在帳外會議。
“諸君——”
眾將齊集完畢,慕容恪彎腰向四周團團一揖,語帶哽咽,懇切地緩緩說道:“諸君,慕容氏原是塞外一小部落,說是不知教化,不懂禮儀之胡人也不為錯;然則雖為胡人,慕容氏卻傾慕王化,心懷忠義,數十年來,對天下正溯之大晉朝廷耿耿忠心,可昭日月;慕容氏起於塞外,不僅是為一己私利。中原荼毒,民眾流離,慕容氏一小部落收容照顧數十萬黎庶,其中艱難,諸君大多身感親受。慕容氏並不後悔,因為此是大晉人臣之本,是慕容氏義不容辭之所在。石趙暴虐,乾坤顛倒;慕容氏興正義之師,奉朝廷聖命,入塞救黎庶於水火,此乃堂堂正正之義舉,豈是禍亂幽州之魁首!石青逆賊,先是棲身於石趙太子東宮,不容之後瞿而跟隨徵東軍作反,隨後轉由尊奉朝廷的徵東軍轉投冉閔逆賊,再而投晉叛晉,以至欲自立稱帝;短短四五年間,反覆無常不知凡幾。如此無君無義之輩,竟反汙我慕容氏之忠良,實乃天下之大謬!”
“輔國將軍說得是!石青這等混淆黑白的伎倆只能欺騙三歲蒙童,他想混淆是非,欺瞞天下有識之士只是妄想,燕王和輔國將軍一門如何,我等自然深知,絕不會上他的當。”慕容恪的辯駁很有效果,一幫將校立馬蹦出來義憤填膺地予以回應。
慕容恪感激地點點頭,誠摯地說道:“困厄之時見忠義。眼見戰事不利,諸君對慕容氏不離不棄,高風亮潔實讓慕容恪感激涕零,永銘心頭。無庸諱言,薊城、北平、范陽都已失守;戰局對我大燕極其不利。需要在此說明的是,此戰之敗與諸君無干,純屬慕容恪無能所致,一俟善後之事了結,慕容恪願自戮以向天下謝罪……。”
說到這裡,慕容恪舉袖掩面,神傷淚流。眾將心有慼慼,嘩地一下跪倒數十人,齊聲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輔國將軍勿須哀傷自責,請善加保重,忍耐一時,一俟他日再起。”
眾將此舉讓慕容恪十分感動,搶上去挨個攙扶眾將,口中連聲說道:“好好好……慕容恪願聽諸君忠告,也請諸君和慕容恪一道珍重自身,一俟再起之日……”
說到這裡,他把眾將一一都扶了起來,站在眾將之中,環顧四周揚聲說道:“諸君,此戰雖然失利,然則我大燕還有二十萬勇士,還有五萬精騎;只要大家同心戮力,石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