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羅徵沉思片刻,道:“能不能在枝水上游建一條水庫,攔河築堤將水聚起來,這樣不論雨水多少,縱然遇上天氣大旱,也可以開閘放水,灌溉農田。”

荀彧道:“建一座水庫固然有利於灌溉農田,不過主公有所不知,一旦建成水庫,山體被水長時間滲透,極易發生垮塌,若是再遇到山洪爆發,卻來不及排水地話,堤壩就有可能被山洪沖垮,屆時河道兩岸必成澤國一片,引發巨大地災難。”

羅徵凜然,沒想到建個水庫也有這麼多學問。

不過身為現代人,最不缺的就是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羅徵思忖片刻,道:“這個好辦,找對地理有研究地人去實地勘察,把建水庫地位置選在山體不容易被滲透的地方,再每年組織民夫及時疏通河道,修繕溝渠,清理水庫中淤積的泥沙,這樣就可以避免遇到山洪爆發而引起的洪災。”

荀彧道:“還有個問題,枝水源自拉雞山,流經令居、允街、枝陽諸縣,於金城西北匯入河水。若建水庫,則下游允街、枝陽諸縣必然大旱,豈非損人利己。”

羅徵奸笑道:“這個更好辦,護羌校尉部治下地廣人稀,百姓還不足千戶。允街和枝陽諸縣地百姓沒水澆灌農田,那就讓他們遷到令居來,本將軍給他們分發農田糧種,讓他們在令居安居樂業,而且頭幾年可以適當減免賦稅,豈不一舉多得。”

荀彧不語,總得這法子有些過於毒辣,未免傷天害理。

羅徵安慰道:“文若不必放在心上,允街、枝陽諸縣連年戰亂,不是有割據軍閥過度橫徵暴斂,就是被盜匪虜掠,百姓的日子未必好過。遷到本將軍治下,本將軍至少不會像其他軍閥那樣盤剝百姓,對他們來說,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荀彧拱手道:“既然如此,回頭在下便找人仔細討論此事,再請將軍定奪。”

旁邊吳懿忍不住道:“這樣也不是常久計,就算將軍逼迫兩縣百姓遷到令居,但這些地方以後怎麼辦,沒有水源,農田就會荒廢,根本不可能耕種。”

羅徵胸有成竹道:“這個更不是問題,金城郡水流豐富,南有河水穿金城而過,北有湟水和枝水、通水等三條支流,河道南北分散,幾乎貫穿了整個郡。待日後平定涼州,本將軍再徵召民夫廣修水利,以河水之足,便是有百萬頃良田也足以澆灌。”

吳懿拱了拱手道:“原來將軍早有定計,到是在下多嘴了。”

羅徵瞥了眼吳懿,心裡就有些疙瘩。

吳懿早早地就在枝水北岸圈佔了兩千畝地,他是知道的。

這種事情荀彧不會隱瞞,早就給他稟報過了。

羅徵當過農民,對這些大肆圈地的世家豪強,是絕對沒有好感地。

這也是為什麼一直看吳懿不順眼的主要原因,只不過沒把心思表露出來罷了。

說到底,漢末農民會大規模起義,最大的原因就是這些豪強地主逼的。

漢末土地兼併,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誇張的年代,地主豪強透過各種手段,強行兼併佔有百姓田產,失去了土地的百姓沒了活路,不造反還能幹什麼?

有些大地主佔地甚至多達數千頃,養地佃農戶以萬計。

而這些依附豪強地主的佃農,是不在官府戶籍上的,不用按人頭給官府上稅,這就造成地主豪強倉稟裡的糧食吃不完快爛掉了,朝廷的國庫卻是越來越空虛。

國庫空虛,統治者只能不斷地加重稅賦,拼命壓榨百姓。

等到百姓被逼的沒了活路,不是賣身為奴,依附地主豪強成為佃農,就是造反。

可以說,漢末的土地兼且,已經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地主豪強勢力越來越大,朝廷則越來越衰弱。

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天下大亂,豪強並起,諸侯割據。

羅徵雖然明白這些東西,但卻無法改變,所以才沒找吳懿地麻煩。

這些世家大族不但是最大的地主豪強,還有另一層身份,那就是讀書人。這個年代的百姓極少有讀書識字的,士大夫階層幾乎完全由這些門閥世家組成。

貧民百姓能識文斷字的不多,要想治理地方,就必須要藉助這些世家大族。

要想登臺逐鹿,就絕對不能把這些世家大族給得罪死了。

羅徵想了想,對荀彧道:“文若,你儘快擬定一條法令,按人頭繳納賦稅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把那些亂七八糟的賦稅能去的全部去掉,地稅每畝良田繳納該繳納多少糧,次田和新田繳納多少,也要按照種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