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比之羅徵經營十餘年之久的長安還是大有不如,集市遠不及長安繁華。
大雪斷斷續續,一個冬天都沒有停下。
羅徵只好在洛陽過了年,直到來年開春積雪融化,才班師回了長安。
荀彧府上。
荀攸在家將的帶領下,進了內院,就看到荀彧站在臺階下相迎。
“文若!”
荀攸停步,遠遠的拱手,心緒複雜難明。
荀彧迎上去,打量了荀攸半晌,才嘆了口氣,問道:“公達近來可好?”
荀攸苦笑道:“漂波無定,改軍之臣,能好到哪裡去。所幸乾王看在文若面子上,尚能以禮相待,不致加罪於身。這不剛到長安,就命人將吾送來文若府上。”
荀彧一邊往荀攸往裡讓,一邊問道:“公達今後有何打算?”
荀攸道:“先上文若府上借住一陣子再說吧!”
荀彧道:“可有意致仕?”
荀攸搖頭嘆息道:“曹公基業不存,吾暫無致仕之念!”
隨即又開玩笑道:“他日乾登基,文若便為宰輔,不會連吾也養不起吧!”
荀彧搖頭失笑,卻委實沒有多少說笑的心情,道:“公達既暫無致仕之念,那就先在我府上住下吧。主公尚在城中賜我兩座宅子,公達若住的不習慣,稍後可去看看,兩座宅子若有中意的可搬過去住,把妻小先安頓下來,回頭我過些田產給你。”
荀攸點了點頭,也不多說,跟著荀彧進了內堂。(未完待續。。)
第444章群臣奏請稱帝
同一時間,長安城另一座宅邸之中。
曹操也和一眾妻妾子女相見,不勝唏噓。
自官渡之戰許昌被襲破以來,曹操與妻妾子女分別已有八年之久,本以來此生再無相見之日,不想卻在長安相會,雖然頗感欣慰,然更多的卻是落寞。
家族延續固然重要,但曹操是個有抱負的人。
如今一切都化作了泡影,霸業成空,留下的卻是無數血與骨。
這一路行來,關中之繁華,令曹操大開眼界。
而對於民心所向,曹操更有了切身體會。
關中自羅徵入長安以來,就一直不曾發生過戰亂。雖然天下紛火不斷,但關中卻從來沒受到了兵災戰火侵襲,十餘年來,關中百姓早就習慣了安定富足的生活。
如果有人忘圖破壞這種安定,必然就要站在關中所有百姓的對立面。
古語有云,得民心得者天下。
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先賢總結出來的真理。
歷朝歷代,天下大亂必然先從農民起義開始。只要老百姓不造飯,士族門閥實力再怎麼強大,也撼動不了王朝根基,有再大的野心也只能藏在心裡。
曹操是有心人,所以看到的東西更多。
以十餘年休養生聚之功,關中百姓之富已遠超先漢強盛時期,如果不是天下未定,諸侯相爭不斷,大量青壯被徵召入伍,接連戰死沙場,對關中社會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只怕不出數年,關中就會真正的實現大治。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曹操只能感慨,生不逢時。
有羅徵這樣的對手。實在是自己最大的不幸。
入夜,乾王府。
羅徵正準備早早歇息,賈詡、荀彧、法正、諸葛亮、成英、司馬懿等聯袂求見。
“這麼晚上還有事?”
羅徵披著睡袍,打著哈欠問,確實有些困了。
從前年開春出兵幽州,到南下荊揚,整整兩年時間,身與心早已疲憊不堪。
賈詡一使眼色,法正當即拱手道:“主公月前提出以三省六部制中樞。在下等商議過後認為可行,已擬定草案,請主過過目,看可否施行!”
羅徵‘嗯’了聲,“草案何在?”
旁邊諸葛亮急忙取出一本小冊子,雙手奉了上去。
小冊子是用紙製成的,造紙術是羅徵給這個年代帶來的唯數不多的幾項發明,由羅徵提出一個大概的方向,匠人們經過數年反覆試驗。才最終鼓搗出來的。
雖然紙張的質量差了些,但勝在產量極高,用來記錄文案還是不成問題的。
羅徵接過小冊子,隨手翻閱。看的很仔細,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隨口問上幾句。賈詡等人一一解答,足足看了一個多時辰。才將草案看完。
“先放放吧!”
羅徵將小冊子放在桌案上,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