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也說明了皇對誰都不相信!包括兩位王爺在內!王爺別忘了,太子只不過在班師回朝之時才獲得護駕兵馬的臨時指揮權,加拉攏趙天養控制了內廷禁衛府,他就敢鋌而走險!如果皇不是把禁軍抓得死死的,如今坐在金鑾殿的人到底是誰,恐怕就很難說了。”
“在這個時候去爭權,怎不會引起皇的百般jǐng惕?那rì子能好過嗎?將來的萬里江山與眼前的蠅頭小利相比,孰輕孰重?在這個時候去謀利,豈不是逼著皇小看你?”
趙當脊背間與額頭已是冷汗涔涔,忍不住躬身長揖道:“先生大才!本王受教了!”
“先生?呵呵,我還是第一回聽到有人這麼稱呼,王爺太過客氣了。”楊致仍是避讓開來不受其禮,笑問道:“王爺還覺得你的銀子花得冤麼?”未完待續。。
'邪雲曲 第258章 寧王(四)
楊致一番解說鞭辟入裡,趙當猶如醍醐灌頂,深以為然。
不過心裡仍自惴惴不安:這廝與我乃是初次見面,只有前隙並無交情。如此剖心待我,究竟有何圖謀?……此前十多年來耗費無數財力人力構築的勢力網路,苦心經營的不能擺檯面的力量,又該怎麼辦?就算聽信於他做個大公無私的真君子,可康王趙敢那個寶貝弟弟未必也會這麼想這麼做啊!
既然這廝已經言明,像今rì這般深談的機會以後不會再有第二次了,索xìng開口問道:“楊兄,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楊致原也沒指望他就此改弦更張做個乖孩子,揮手打斷道:“陽謀為主,yīn謀為輔。有明有暗,明暗結合。時刻牢記,務必把屁股擦乾淨了就是。”
趙當早在十六年前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此後無時不刻不是處心積慮想要翻盤位。若不是當年小看了楊致,又怎麼會留下把柄?怎麼會有今rì之事?心下雖然很有點小鬱悶,卻又不便明言,只得諾諾稱是。
楊致忽然笑道:“有感於王爺一片摯誠,我今rì便買一送一,還送王爺一個順水人情!”
你這廝會有那般好心?趙當應道:“楊兄請道其詳。”
楊致笑道:“皇召王爺與康王回京,絕不是讓你們回來賦閒的,必然會找些事給你們做。如我所料不差,皇很快就會降旨讓兩位王爺入閣了。當然。或在京畿州府牧守一方也不是沒有可能。
“哦?入閣?或是去做州尹知府?此話怎講?”
你以為皇帝還會讓你們幹什麼?楊致也不管趙當是真傻還是裝糊塗:“有道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兩位王爺都是皇的兒子,事關江山承繼與大夏國運,皇對兩位王爺的心胸、器量、眼光、能力不得不慎重考量。”
“太子久在帝側中樞理政多年。六部事務與瑣碎民政已然熟稔之極。在皇眼皮底下,太子素來十分謙虛勤勉,屁股也還算乾淨。老實說,如果不是他自己昏了頭,皇想要廢儲另立,還真難找到什麼站得住腳的由頭。”
“而寧王與康王則不然。兩位王爺手握重兵征伐一方,戰績斐然。為了能與溫厚庸弱的太子分庭抗禮,兩位王爺各自暗中籠絡人心、網羅羽翼、積蓄財力。說句誅心的話。如果說襄陽、幽州兩地在兩位王爺的治下天高三尺,想必也不算是冤枉了你們?正因為皇對太子一直都不是很滿意,所以才會對你們有意無意的縱容。但王爺絕不可心存僥倖,認為皇對你們的家底心裡沒數!”
“作為亂世強國之君。不僅要能打天下,還要會治天下。兩位王爺在武備兵事已經過關,民政文事卻非所長。皇要全面考量、打磨、鍛鍊兩位王爺,自然是在民政文事做文章了。”
趙當點頭道:“確是如此。”
楊致笑道:“所以我才有機會送這個順水人情。——王爺,你知道為什麼早在太子倒臺之前。皇就敢於打壓李氏一族、而這次又藉故拿郭、黃兩家開刀嗎?”
夏曆武成十年的立儲之爭,與其說趙當是輸給了大哥趙恆,還不如說是輸給了金城、關中兩地的老牌士族豪強勢力,趙當對此豈有不知之理?
“那是因為近年來父皇勵jīng圖治國勢rì強。對金城、關中兩地豪族的依賴程度rì趨見少。”
“rì趨見少並不等於完全擺脫了對他們的依賴。太子做了十多年的儲君,背後的勢力不是一夜之間就會土崩瓦解的。金城、關中兩地豪族歷經百年風雨不衰。是因為早年依附前朝藩鎮,之後聯結大夏皇族。如今太子倒臺翻身無望。這股勢力也需要另謀出路。”
“楊兄的意思是……?”趙當兩眼驟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