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8部分

能想象那種情況嗎?我以為你是我的同胞,結果你一臉懷疑人生的表情,反而是旁邊白人小哥怪腔怪調的說著中文,還兼任翻譯功能。

太尬了……

正式開拍在年後,毛頭進組還要再晚一個月,之所以立馬給臺詞本,除了不擔心劇透外,最重要的還是給他時間去背誦。毛頭深以為然,於是他就帶著臺詞本跑了,毫無愧疚感的丟下了兩個苦等角色分配的好基友。

……

臨近年關,又因為最近幾年以來,經濟發展很快,哪怕以前窮得一年到頭有半年需要餓肚子的,這兩年也能敞開肚皮吃個痛快了。

老百姓都崇尚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以往是沒錢,就是心裡想得慌,也沒法好好的過一個年。現在就不同了,兜裡有了幾個錢,買肉買糖等其他吃食、副食品都已經不再需要票證了,哪裡還忍得住不買?別說吃的了,稍微寬裕的人家都給家裡添置了新衣裳,畢竟前頭那些年物資奇怪,就連城裡人家,每年那點供應布,得攢好幾年才能湊出一身衣裳來,誰家都是縫縫補補湊合著穿的,現在有條件了,當然得買,不單要買還得大買特賣。

京市就不用提了,鄉下老家那頭更明顯一些。

宋菊花也沒有想到,早先只是覺得百貨大樓的工作不大穩定,而且眼瞅著其他人擺個早飯攤子都比自個兒能掙錢,她這心裡就癢得慌。正好,她男人有工作,前途還不錯,就算沒了她那點兒工資,家裡的開銷也是不成問題了。再三猶豫之後,又得了親媽的一席話,她一咬牙,就辭了工出來單幹。

雖說羨慕人家早飯攤子能賺錢成本又小,可宋菊花卻完全沒想過要做這一行。一來,她做飯的手藝一般般,家裡人肯定是不嫌棄的,誰家都這麼過來的,可拿出去賣錢就不成了。二來,做吃食買賣太苦了,支個攤就得風吹雨打,租個鋪面又擔心虧了本錢。

幸好,她還有一手裁縫手藝。以前家裡又窮又苦,爹媽哥哥們都下地去了,她就算是家裡最小的那個,也不可能閒著,除了跟最小的四哥一起做功課外,家裡零碎的像餵雞、洗衣這種事兒,都是他倆做的,四哥心疼她,能幹的都幫她幹了,她就學了手縫補活兒,多少也能幫著分擔一些。

後來嫁了人,生活條件好多了,可也沒到可以隨便買成衣的份上,加上她本人就是賣布的,自然是扯布回家做。談不上做得有多好,畢竟她啥款式都不懂,只能仿著大眾貨來做,可總算針腳不錯。

及至下決心開店後,她就透過關係弄些了料子,不要票,只要錢就能買了,又把家裡的縫紉機搬到了店裡,平時除了賣布,還兼賣一些自個兒做的衣裳,當然也接受訂做、縫補之類的活兒。

還真別說,生意挺不錯的,除了第一月沒賺到啥錢外,之後倒是逐漸穩定了下來,基本上每個月扣除房租電費,能結餘個五六十塊。

再後來,她那倆大侄子衣錦還鄉了……

又到年關時,宋菊花熱情的招呼著客人們,介紹了店裡的新貨。她這鋪子已經不算是裁縫店,而且早已不再賣布了,早在幾年前,強子和大偉回來後,沒過多久就給她弄來了一批南方的時興服裝,一件兩件的,款式新穎不說,料子還挺好,關鍵是價格便宜到叫人咂舌,她靠著那幾批衣服,迅速佔領了縣城的服裝行業,而且專賣女青年的衣服。

這是當然的,二十歲左右的女青年,很多都還沒結婚,可她們已經從學校畢業了,有工作賺工資,正是手頭最寬鬆的時候。偏偏,這個年齡段的姑娘都愛美,有些是天性使然,有些則是想打扮好了能找個好物件。甭管理由是啥,反正買起衣裳來,半點兒都不心疼錢。

憑著優質的貨源,以及搶先奪下的市場份額,宋菊花很快就租下了隔壁兩間鋪子,更在今年年初,趁著縣城裡大規模的房改政策,一舉買下了自家三連鋪面,以及對面的零散幾個鋪子。

現在,她已經不靠強子和大偉給她從南方送貨了,而且在那倆的牽線搭橋下,認識了好幾個南方服裝廠的老闆,直接從老闆手頭上進貨,方便省事不說,也更加及時,畢竟強子和大偉還有自己的事情在忙,又不是一直待在南方的。

唯一叫她覺得遺憾的是,她已經好久沒瞧見她媽了。

成熟長大這種事兒,真的跟年紀沒有太大關係,宋菊花自認為挺獨立的,打小就去縣城上學,長大後又嫁人生子,還在那個女性普遍當家庭婦女的年代裡,就有自個兒的工作,後來更是自主創業,確實很是獨立。

可她還是想她媽了。

小時候進縣裡上學,她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