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他全然忘了那些年被他姑坑的慘痛人生,滿腦子都是鄉里領導對他的誇獎,“說不準明個兒縣裡也會來人。”
縣裡?
鄉親們頓時譁然,上一次他們村這麼出風頭,還是宋衛國折騰出大紅薯的時候。那會兒,他們一出門就昂首挺胸的,只覺得特別自豪。而現在,時隔多年,老宋家又出了風頭。
不對,再往上一次也是老宋家,出了兩個大學生,還有兩個衣錦還鄉的大老闆!
“老宋家這是什麼風水啊,咋好事兒全落到他們家了?難道真的是祖上積了德?”
“現在都啥年代了,還說這些。要我說,那就是人家老宋頭、宋老太教的好,瞧這一個個的,多出息!要是我家的孩子有這麼能耐,我做夢都能笑醒。”
“上回,宋老太不是從京市回來,還拿了啥計劃書給村長,說是好好按著上面來,咱們村子遲早比城裡人過得還好!”
今年年初,放寒假那陣子,喜寶借閱了不少圖書,做了個比較切合他們村的計劃書,雖然真的要全部完成至少也要花個五年十年乃至更久,可不得不說,有了這份計劃書,至少讓大家心裡都有了底,不像以前那樣,想好都不知道往哪裡去。
臨近午飯時分,鄉親們說說笑笑也就離開了老宋家,趙建設沒急著走,他還有話要跟他姑說。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袁弟來拿了掃帚和簸箕開始打掃堂屋,扁頭幾個則鬧哄哄的往自己那屋去,趙紅英跟趙建設商量著明天擺酒的事兒,除了地點和桌數有個估算外,回頭還得多備著些,預備有超額的情況出現。
趙建設也給她打了包票,雖說這是老宋家的喜事,可也是代表了整個村子的臉面,所以萬一到時候人數超出太多,他也會跟村裡人商量,起碼也得將面子撐過去。
再有就是……
“姑,還有個事兒,剛才人多我也不好說,我這心裡也沒底。就是鄉里的領導告訴我,縣裡會派人過來,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