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多做理會,又將此事轉交給了楚王。最後楚王理來理去,落後不知為何,不了了之。
五月中,正逢先帝忌辰,咸寧帝往年都是親去山陵拜祭,如今行動不便,就將這差事交給了楚王。楚王率眾離京後的隔日,咸寧帝忽然下旨,押寧王來京,說要問罪。
眾人不明所以,不多時,咸寧帝頒下一紙詔書,痛心疾首地指出寧王不顧昆季親親之誼,竟對他痛下毒手。詔書中道出一樁驚天秘聞,原來咸寧帝之所以病倒,是因著寧王之前在萬壽聖節時獻上的一幅風雲龍虎長卷。那長卷看似尋常,實則上頭所用顏料摻了特製的藥汁與香料,久聞便會令人神昏,進而致使血脈瘀阻,五志過極,心火暴甚,而這才是咸寧帝病來如山倒的緣由。咸寧帝自道若非偶然被一太醫發覺,他如今尚被矇在鼓裡。
咸寧帝詔書中字字可見切齒拊心之痛,自道自己多年來親厚兄弟,只盼諸王灼艾分痛,又對手足信任甚深,這才特將寧王所贈長卷懸掛寢殿,日日觀賞,卻不曾想,寧王正是利用了他的仁厚之心,欲將他置之死地。
詔書一下,天下震動,認為寧王另有黨羽的言論甚囂塵上。
外頭鬧得天翻地覆,沈惟欽卻窩在書房內慢悠悠翻歷日。
陸聽溪與謝思言的婚禮在下月。兩家都還沒散發喜帖,具體的日期暫不得知,但他已打探到就是下月初。成婚擇日一般都選雙日,下月初的話,就那麼幾個日子可選。
如今已是五月下旬了,楚王仍舊盤桓山陵未歸,李氏也不常來這邊擾他,他一人倒也清靜得很,書房內靜得連紙頁互拂的聲響都清晰可聞。
確實沒幾日了。
他斟酌少頃,合上歷日,起身出門,命人備車。
陸聽溪這幾日都在打整她書房裡雜七雜八的東西。婚事都籌備得差不多了,婚禮儀程她也記得滾瓜爛熟了,該是拾掇拾掇她素常手邊那些零碎了。
打整畫稿時,三封信掉了出來。她瞧見上面的字,想起這是先前不知誰給她的匿名信,撿了收起,打算回頭拿給謝思言看看。
正此時,有丫鬟來稟說魏國公夫人來了,請她過去一趟。
陸聽溪愣住,一時沒反應過來,隨即才意識到這說的是賈氏。
她來做甚?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陸聽溪一時想不起丫鬟說的是誰; 實在也是因著賈氏不常來陸家這邊走動,今次忽至,實在意外。
她去到花廳見著賈氏時,對方正一頭吃茶一頭跟左右談天。陸聽溪先前零零碎碎見過賈氏一兩面; 覺著這人於酬酢上十分在行,比她母親她們都健談。
賈氏聽得動靜; 轉頭招手; 笑著招呼陸聽溪過去。待陸聽溪坐定; 她才道:“其實此番前來也無旁事,就是來瞧瞧親家這邊準備得可還妥當; 若是還有哪裡未得妥帖; 咱們一道計議著便是。”又轉向陸聽溪,“即刻就是一家人了,也不必拘謹; 我這人最好說話的。”
賈氏含笑拍著陸聽溪的手:“你是不知; 言哥兒上月回來後; 就開始張羅請廚子的事。言哥兒說你口味淡,又愛甜口兒,他院子裡的廚子不擅這個; 怕你吃不慣; 就請來個江淮廚子。我今日讓這新來的廚子試著做了幾樣糕點,你先嚐嘗; 看合不合口; 若是不成; 咱們再換個就是。橫豎不缺那點銀子。”
賈氏說話間,就有丫鬟端上個填漆大托盤,內中擱著好幾個細瓷碟子,每個碟子上疊放幾枚別巧的糕餅,各色皆有,又印刻花草紋路,頗具巧思。
陸聽溪隨意拈起一枚嚐了一口,讚了幾句,賈氏直道她喜歡便好,又以想要看看園子為由,讓陸聽溪在前頭引路,兩人出了花廳。
一路上賈氏攀談不絕,到得荷池水次,賈氏止步,對陸聽溪道:“國公爺膝下子息不豐,只言哥兒跟和哥兒兩個,言哥兒成婚又晚,國公爺的意思是,婚前先給言哥兒安排兩個通房,等婚後你逢著小日子時,就讓通房伺候著。頭一年先給通房灌著藥,若你一年之內還無所出,就把藥停了,亦或者抬進一房良妾,你看如何?”
不等陸聽溪開言,她又道:“其實這些事,我先前也跟你母親透過風,你母親也知高門仕宦多是如此,倒也沒說什麼。你雖還是個未出閣的姑娘,但我總還是要跟你點到。”
陸聽溪乖巧點頭:“我省得。”省得個鬼。
她母親早跟她說了賈氏與她說的這番話。母親當時道:“那國公夫人當時與我說這些時,我沒怎麼思量就點了頭。不過你別急,世子早就與我說了,他身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