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那麼不投降曹操,那就只有聯合劉備。那麼聯合劉備,就要考慮一下劉備是可聯合還是不可聯合。因為這個時候哪怕是對抗曹操,孫權也還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還有一種是不聯合劉備,自己對抗曹操,他也有兩種選擇。那當然,如果劉備是可以聯合的,聯合是合算的,雖然他是弱我是強,但是在不能實現強強聯合的時候,強弱聯合有時候也不是不可以考慮的。那麼劉備能不能聯合?這個問題要問誰呢?諸葛亮,這個問題是魯肅回答不了的。

所以我認為這個程式應該是怎麼樣呢:是魯肅和諸葛亮從夏口回到柴桑,曹操的信也到了,當然也可能他沒有這封信,得講清楚,也可能沒有這封信——沒有這封信它不妨礙最後決策過程,因為據《三國志》的說法,是曹操拿下江陵以後江東方面就已經聞風畏懼了,聽見風聲就已經嚇得不得了了——那麼這個時候曹操順江東下,因為劉備在什麼地方?在夏口,樊口,已經很近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東下不是打孫權那也是打孫權。那麼得到這個訊息以後,孫權肯定要先召集內部的緊急會議,就有魯肅的這番話。而魯肅的這番話能夠解決問題,除了他說到孫權的心眼裡以外,還很重要的是他把問題變了,因為孫權以前猶豫不決在什麼地方,孫權猶豫不決的是什麼呢?幫劉備、不幫劉備,幫劉備、不幫劉備,幫劉備、不幫劉備,他怎麼都算不過來,他幫劉備,也不對,引火燒身,不幫劉備,唇亡齒寒,幫劉備,養虎遺患,不幫劉備,如何如何,他怎麼都倒不過來。這個時候魯肅把問題轉變了,現在我們要想的不是幫不幫劉備,是投不投降,他換一個問題來思考啊。孫權豁然開朗,對啊,不能投降,不能投降就聯合劉備嘛;聯合劉備,能不能聯合,問諸葛亮嘛。它是這樣一個系列。

所以孫劉聯盟的第一功臣應該是魯肅,而不是司馬光他們認為的諸葛亮。這個問題歷史上本來是有結論的,裴松之在《三國志》的兩個傳裡面都談到了這個問題,裴松之是怎麼說的呢?裴松之說:“劉備與權並立,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這是一處,還有一處說:“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兩處都談到了,孫劉聯盟的第一功人,是魯肅。魯肅的最大的作用是幫孫權算清了一筆政治賬,那就是不能投降曹操,投降曹操以後我們江東集團就沒有了,你孫將軍也沒有了。但是,能不能聯合劉備,這個問題諸葛亮來解決。因為孫權這個時候已經相通了這個問題以後,他才會對諸葛亮說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怎麼樣呢?諸葛亮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我們劉豫州新敗之後,但是我們還怎麼怎麼樣。諸葛亮就幫孫權算清了聯盟賬,能不能聯盟,也部分地幫孫權算清了軍事賬,因為諸葛亮對於曹操必敗他有一番分析也是非常精彩的,非常到位的。但是還有一個賬,就是我孫權這邊能和曹操決一死戰嗎?我孫權這邊也得算一算軍事賬啊,那麼幫孫權算清了軍事賬的這個人他又該是誰呢?請看下集——中流砥柱。 5

第二十三講 中流砥柱

4

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勸說,孫權審時度勢,反覆掂量,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但是,進行這樣一場風險很大的戰爭,不能不探討軍事上的可能性。那麼,是誰為孫權做了可行性分析?孫權最後又是怎樣決策和部署的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中流砥柱。

建安十三年,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進而想統一全國,便揮師南下,直逼荊州。結果是劉表病故,劉琮投降,劉備逃竄,敗於當陽。志得意滿的曹操決定順江東下,消滅劉備,威逼東吳。面對強敵,東吳集團的謀臣將士們十分驚恐,以張昭為首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應該“迎曹”,只有以魯肅為首的少數人力主“抗曹”。此時,走投無路的劉備只有聯合孫權才有一線生機,便派諸葛亮出使東吳展開外交活動聯孫抗曹。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透徹分析,孫權清楚地意識到投降曹操決無出路,而對抗曹操就只有聯合劉備。然而,來勢洶洶曹操號稱八十萬眾,水陸並進雙管齊下,在此危難時刻,誰能為東吳集團挑起大梁,率領孫劉聯軍奪取勝利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精彩講述《易中天品三國》之“中流砥柱”。

易中天:

上一集我們講到魯肅和諸葛亮都給孫權算了賬,魯肅算清了政治賬,那就是不能投降曹操;諸葛亮算清了聯盟賬,就是聯盟劉備對抗曹操完全有可能。但是我講到諸葛亮算賬的時候,我說了諸葛亮有幾個賬沒算,其中一個就有戰敗了怎麼辦?那麼這個賬魯肅也沒算,魯肅為什麼也沒算這個賬呢?因為用不著,魯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