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那些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維護現任的皇帝,維護現王朝,這是所謂正人君子要堅守的道德;崔琰恰恰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所以曹操神經過敏,認為崔琰的那封信說的就是將來他曹某人要倒黴,他是這樣的意見。那問題是崔琰為什麼不答辯?他解釋一下,我說的是支援你的,不就行了嘛,表個態就行了嘛,表個忠心不就行了嗎。我覺得有兩種可能,當然是猜測了,一種叫做不屑於,一種叫做用不著。什麼叫不屑於啊?就是崔琰他因為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是一個地位也高,品德也高,人又漂亮的這樣一個人,他可能就會想我堂堂男子漢大丈夫,要殺就殺唄,任殺任剮唄,我申辯什麼啊?不申辯,這是一種可能。還有一種就是崔琰早就預料到曹操不會放過他,用不著申辯,申辯也沒有用。

曹操殺崔琰還可能有別的原因,那麼還有什麼原因呢?我再提出兩個原因,一個是報復殺人。我們知道曹操得到崔琰是什麼時候,是建安九年,建安九年曹操拿下了鄴城,自己當了冀州牧,把崔琰從監獄裡放出來曹操大宴賓客,很得意地說:哎呀,我剛才查了一下戶口,說這個冀州有三十萬人,這可是一個大州啊。很得意,這個是小人得意了,剛剛從監獄裡放出來的崔琰站起來說:曹公啊,現在天下分崩,生靈塗炭,王師駕到不先存問風俗,不先安撫百姓,先想到是自己撈了多少油水,得了多少糧食、人口、軍隊,可以擴充自己的勢力,這難道是敝州百姓寄希望於明公的嗎?這個話一說所有的賓客臉都嚇白了,曹操馬上改容,肅然起敬,對,崔先生你說得對。正義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但是我覺得這個疙瘩可能曹操心裡就結下了。

*崔琰對曹操的那一番大義凜然的話,不得不讓所有的人都肅然起敬,可是曹操的心底很可能結下了一個疙瘩。從公元204年結怨到公元216年殺人,曹操等了十二年,他終於用崔琰的死解開了那個疙瘩。崔琰用自己的死證明了自己是個光明磊落的君子,曹操則用自己的死證明了自己是個奸雄。那麼崔琰之死只是這麼簡單嗎?

第三種可能就是安排後事,他殺崔琰是為了安排後事。因為我們知道曹操晚年的時候接班人的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曹丕、曹植兄弟兩個為了爭奪這個儲位展開了明爭暗鬥。這個時候曹操秘密徵求百官的意見,很多人都秘密回信給曹操說我贊成選誰,惟獨崔琰公開回信,說:《春秋》大義立嫡以長,你選接班人要選年紀最大的,也就是要選曹丕,何況五官中郎將——就是曹丕了——仁孝聰明,應該當太子,我崔琰願意以死來捍衛這個正道。曹操看了以後大吃一驚,因為曹植的妻子是崔琰的侄女,要按私情崔琰應該支援曹植的,但是他支援曹丕,所以曹操非常敬重。那麼按說這個它不該成為曹操殺崔琰的原因對不對,觀點不是一致嗎,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裴松之在這個地方加了一條注,注的是什麼呢?說曹植的那個妻子,也就是崔琰的那個侄女,有一天因為穿了一件漂亮衣裳被曹操殺了。他這條注沒有注在《三國志·曹植傳》,而注到了《三國志·崔琰傳》,而且注到這個地方,我覺得裴松之好像在暗示什麼,暗示說崔琰的死其實與曹植、曹丕兄弟爭奪這個儲位可能是有關係的。那麼事實上也有人因此而死,比方說楊修。

*透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崔琰之死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參與曹植、曹丕兄弟爭奪儲位可能是原因之一,所以曹操對他敬畏的崔琰也是毫不手軟的。據史書記載,在曹操死去的前一年,楊修也是因為陷入了奪嫡之爭而被曹操殺害,事實果真如此嗎?易中天先生將為我們分析楊修真正的死因。

*從剛才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晚年的曹操在逐步地安排政權過渡的後事。如果說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人才對他的事業至關重要;而在權力過渡的時候,對任何有可能影響權力過渡的人才,曹操一點都不會心慈手軟的。那麼崔琰之死可能就是與此有關聯,而在歷史上的楊修也同樣被認為是參與了奪嫡之爭,那麼易中天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楊修之死的?楊修之死與他的個人性格有什麼關聯嗎?

楊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聰明人,楊修可以說是聰明絕頂,第二,楊修又是一個謙恭的人。由於楊修這個人又聰明又謙恭,所以他和曹操所有兒子的關係都很好,曹操的兒子都爭著跟他交朋友,楊修誰也不敢得罪,他也都去交朋友。所以楊修的死他不因為得罪了誰,他沒得罪人,但是楊修還是被曹操殺了。那麼《三國志》也好,《後漢書》也好,都認為楊修的死是因為在奪嫡之爭當中楊修是站在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