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高興,在平臺賜宴群臣。
雖然皇上的賜宴不過四五味菜,但是這可不是一般的眷顧,因此群臣一個個都非常激動。
崇禎昨夜看奏疏看到很晚,現在又和群臣商議了良久,有些乏意,朝著田羽說:“田都督日後如果有什麼難處,儘管上疏,朕會全力給卿家解決。”說完便起身回宮。
群臣們圍在桌子旁,只是稍動了幾筷頭便朝著乾清宮的方向謝恩,田羽謝恩完畢正要轉身而去,宮中急急忙忙的走出幾個太監,為首的太監已經有了五六十歲的年齡,滿頭白髮,牙也掉了幾顆,來到群臣面前用太監特有的公鴨嗓說:“哪位是田都督?”
田羽聽到太監叫自己的名字,連忙走出人群朝著那個太監說:“末將在。”
那個太監打量了一下田羽,然後大聲說:“皇上口諭,賞田都督銀牌五十面,坐蟒服一套,令賜御詩四首。”
在當時皇帝賜御詩那可是天大的榮耀,就是以楊嗣昌那樣聖眷的人,當年崇禎才賜詩一首,不想現在竟然賜給田羽四首御詩,旁邊的文臣們都羨慕的望著田羽,田羽只感到鼻子一酸,忙跪下三呼萬歲謝恩。太監揚了一下拂塵,說:“聖上說望田將軍不忘天恩,早立膚功,凱旋之日,便是卿家封侯,賜婚之時。”
崇禎知道田羽喜歡左玲兒,因此特意又加了賜婚這個名目,田羽忙又跪下去謝恩,田羽這次進京面聖,聖眷可謂盛過了往日的寵臣楊嗣昌。一直與田羽關係不怎麼樣的杜之軼更是恨得牙癢癢,田羽又是升官,又是賜尚方寶劍、坐蟒服、還有御詩,而自己這個監軍皇上連多看一眼都沒有,他不敢恨崇禎,將所有的怒氣都撒在了田羽的頭上,面對內閣諸臣,杜之軼也不敢放肆,只是望著田羽輕哼了一聲,便快步而去。田羽現在心中激盪,完全沒有注意到杜之軼的表情。
第二天,田羽在大明門叩拜聖恩,這個訊息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百姓們早早就等在了大明門,田羽來到大明門,看到周圍黑壓壓的百姓不由一愣,他還不知道這些人都是為看他一面,早早就等待在這裡,人群中有人指著田羽說:“這就是太子太保、山東鎮總兵田羽田盛公大人。”那個人話音一落,百姓紛紛湧上來,大明門的侍衛連忙上來彈壓,百姓根本就接近不了田羽,不少人抻著脖子大聲喝道:“祝將軍馬到成功,大明昌盛。”田羽在百姓的注目下,朝著大明門三扣九拜後,義無反顧而去,田羽這一去譜寫出一曲遼西英雄讚歌。)
第一百八十六章 應事如流水落花
羽回到營中,率領山東鎮大軍開始加快速度趕往山海)E關停留了一天,便出關往寧遠而去,又過了數日,大軍開到寧遠。從松山敗退回來的吳三桂和王樸都在寧遠,田羽現在是左都督,遼西武將現在是田羽為首,因此吳三桂和王樸聽到田羽到來,帶著寧遠城將領紛紛來到寧遠南門迎接田羽。
田羽絲毫沒有架子,下馬和吳三桂、王樸寒暄了幾句,聽到為首的年輕將領便是吳三桂,田羽不由細細打量了一眼吳三桂,吳三桂現在的年齡不過三十歲出頭,雖然是明朝武將,但是出身世家的吳三桂,顯得雍容華貴。吳三桂這個名字田羽可是如雷貫耳,正是由於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才使得韃子入關,統治了中華二百多年之久,使得中華民族在十九世紀遭受了太多的磨難和屈辱。而吳三桂大漢奸的帽子也一戴數百年。雖然田羽心中對吳三桂有些厭惡,但是現在不是表現出來的時機,吳三桂在遼西非常有勢利,家族和親屬中也有不少武將,甚至是名將,就是在寧遠也非常有根基,可以說只要吳三桂能夠忠心報國,可以帶動關外很多武將忠心效力,一旦吳三桂不肯盡心盡力,那麼其他武將勢必也會懈怠,田羽的山東鎮雖然精銳,但是解圍尚有餘力,要是田羽想著能夠復遼,必須藉助吳三桂這些遼西門閥的力量,得到這些人的死力支援,田羽才有勝算。
田羽離京之時,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曾託田羽給吳三桂捎了封信,因此田羽從懷中將吳襄的信掏了出來,遞給吳三桂說:“月所將軍,這是令尊託我帶給你的信。”吳三桂連忙雙手接過吳襄的信,連聲稱謝。
田羽在吳三桂等人的引領下,進了寧遠城,現在寧遠城中湧進來不少敗軍,由於已經亂了建制,而寧遠城也沒有那麼多的軍餉,因此這些敗兵成了街頭流民,四處乞討度日。
田羽打量了一眼這些敗兵,然後朝著吳三桂說:“月所將軍,這些原本都是咱們大明的精兵,怎麼現在……”
吳三桂聞言不由苦笑了一下,不等田羽說完就介面說:“這些兵士都是困在松山的三位總兵的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