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著地圖,李捷愁眉苦臉的,再去安條克是不可能了,李讓雖然嫩點,不過薛仁貴可是個老滑頭,圍剿阿拉伯帝國主力這麼大功勳的事兒他都沒來,說明在後方肯定做了周密安排,如果侯賽因奔他去了,這時候報告早就來了。
連自己親女兒都用作誘餌,來引誘大閩上當,昨日李捷,李績之流都深信不疑就是因為有這個卓爾領軍,犧牲如此之大,換去的這個戰略主動,就算換位思考換做李捷自己,也絕對會把握好這次機會,給予對手一個重創。
想到卓爾,李捷又是下意識斜望過去,瞅了一眼繼承他皇爺爺李世民獨特的好色基因的小混賬李讓,就算開著如此重要的軍情會議,這小子居然依舊心不在焉的時不時向外眺望一眼,就像得到了新奇禮物急於放學的孩子。
就像李世民迎娶齊王女人,自己母妃妹妹小楊妃那樣,對敵人的老婆女兒感興趣,這點絕對是繼承了李世民的變態口味基因!就算逝者已矣,李捷依舊有點憤憤不平的想著他老爹的不是。
可就在這麼一個走神的功夫,忽然一點靈光猛地闖進李捷的腦海。
剛剛賽裡木卓爾憤怒中曾經詛咒自己,他父親侯賽因會帶著吃飽喝足的幾十萬大軍回來攻滅自己!
就算外族人學唐語,很多時候也領會不到語氣語態豐富的表達用法,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多加個吃飽喝足這個形容詞!阿拉伯人還是奔著劫掠大閩補給品去的!可哪路補給最容易被劫掠?自己的補給是直接從西亞千里長城供應的,李讓兵團的直接從安條克調動!就算南路兵團房遺愛,他的補給也是囤積在長城之後,除非……
冷不丁一個激靈,李捷乾脆猛地一拍桌子:“寡人知道了!贊婆,馬上派禁軍精銳斥候去通知房遺愛!”
正在紛亂爭吵著的各路將軍立馬驚愕的鴉雀無聲,目光全都匯聚在了李捷臉上。
…………
大馬士革北段,千里長城。
一段長城的缺口已經被擴大無數倍,一眼望不到邊的大軍團正源源不斷從長城內擠出,這支軍隊不算最精銳,卻是這次大戰大閩最厚實的盾,房遺愛的四十六萬步兵。
絕大部分是由地方二線部隊府兵組成,而且缺乏騎兵,這支軍隊卻是此次大戰中的重要一環,房遺愛要率領二十二個羅馬軍團,二百多個折衝府來自印度,波斯的步兵,最後還有中亞的粟特人在李捷李讓兩部軍團猛烈的糾纏時候完成對長城包圍圈最外層一百多公里最狹長的包圍圈,建築堅固工事,給阿拉伯人最後一擊。
房遺愛的任務也很重,這次李捷戰略構想一般需要依靠中央軍團與李讓軍團的夾擊能不能纏住侯賽因,另一半就需要房遺愛去構建,所以早在兩天前,他已經率領算是最精悍的天竺府兵還有東羅馬大軍在乾燥的沿海平原上佈陣了。
此時傾瀉而出的絕大部分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還有高加索山區等新佔領地區已經算不上二線軍隊,三線軍團都差一截,差不多是披著軍服的民夫,乾的也是跟民夫差不多的活計,搬運糧草。
歷史上,僅僅攜帶幾天糧草,輕兵突進,一舉打敗強敵的例子可不少,最著名的如項羽的破釜沉舟,六萬沒了退路的楚軍一舉擊潰了四十到五十萬的最精銳秦軍戍邊兵團,還有三國時期司馬懿,亦是輕裝簡行,僅僅帶著幾天的乾糧走故道翻山越嶺,墮崖而死上千人,一舉拿下成都,俘虜了後主。
不過之所以這幾次戰爭如此之出名,就是因為輕兵突進太冒險了,一旦被圍困住,堅持不了幾天斷糧的大軍就要全線崩潰,別人都失敗了,就他們幾個成功的,這才成了戰爭史上的經典。
另一個不帶輜重打仗的典型是洪承疇的松錦之戰,艱難的對峙了兩年多的松錦之戰,被崇禎皇帝逼迫的沒辦法,洪承疇僅僅攜帶了三天干糧,大兵突襲錦州城下清軍,結果被皇太極發現,圍困在了松山,還被斷了歸路。
結果包括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在內,各路總兵爭相逃竄,正落入清軍伏擊圈,五萬三千多明軍精銳戰死,十幾個總兵陣亡,關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明朝的喪鐘也在這次大敗後被敲響。
房遺愛兵團四十多萬,還多是步兵,對壘的又是阿拉伯帝國飄忽不定的輕騎,所以在制定這次戰役之時,統帥部已經在命令書上正式要求房遺愛還要負責攜帶大軍至少一個月的糧餉補給品,以防止被阿拉伯人截斷後路。
埃及運來的小麥沉重的壓在一輛輛大車上,還有成車成車的箭矢,刀槍劍戟,除了火器是用戰象託運隨著大軍一同移動外,幾乎全部水源藥品糧食補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