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便一去不復返,從城市到鄉野,一小半中亞地區陷入了躁動的忙碌中。
經歷了第二年的屯田,整個波斯的農業已經恢復了古代全勝的模樣,而且還真是神明保佑,這一年北天竺都連發了幾場大洪水,呼羅珊居然屁事沒有,裡海,波斯灣沿岸以及興都庫什山脈附近的屯田區都獲得了大豐收。
沿著閩國官道一路走去,道路兩旁盡是喜人的麥田,碩大優良的伊朗小麥穗沉甸甸的垂下頭。
就算與官府五五分成,這一次的豐產一就夠全家安然度到下一個收割季節,還能有盈餘,可以出售給官府換去些新衣,給媳婦女兒購買兩個小飾品,從各個村社的屯田校尉手中領取到鐮刀,一個個波斯屯田戶揮舞著鐮刀還真如下山猛虎般,狂野的衝進了麥田。
這一頭,北方的石磨在河水帶動下,瘋狂的旋轉著,連成片的屯田莊中莊莊洋溢著濃郁的麥香,另一頭,波斯灣沿岸各大港口,更是忙昏了頭。
伊朗這面,在來濟的主持下,同樣取得了大豐收,而且伊朗總督府更遼闊的疆域,不光是糧食取得了豐收,無花果,石榴,椰棗,菸草棉花等經濟作物亦是得到了豐產。
新鮮的石榴從樹上採摘下,直接裝進木箱就被運送往天竺,而且不再是用的裝貨量大卻速度緩慢的福船,而換上了帆槳並用波斯特有的小型快帆船,以最快的速度送達北天竺。
如此速度的快趕中,第五天新鮮的石榴就擺上了京師大家小戶的餐桌上。
而且李捷來自後世,後世一種令消費者咬牙切齒的東西還被他帶來了古代。
精選一些上等石榴,無花果等,用捕魚業捕捉到的鯨腦蠟粉在水果表面薄薄塗一層,這樣的水果至少能儲存兩三個月。
這一批水果,李捷很猥瑣的外銷了,向西賣往阿拉伯,拜占庭,向東走喜馬拉雅山口,賣往吐蕃,長安,李捷很是期待李治抱著打完蠟的水果啃的一包癮得樣子。
除了石榴,收穫的另一種對閩國相當重要的作物也是椰棗了。
這東西又叫波斯棗,海棗,長著椰子樹一樣的造型,長出來的卻是棗一樣的果實。
最高達三十五米的椰棗樹上掛滿大串大串小紅燈籠一樣的棗子,每當收穫時節,當地棗農僅僅在腰上綁一條繩子,徒手就攀上了高大的椰棗樹,靈巧的猶如猿猴一般。
成串成串的棗子直接被丟在地上,椰棗樹頗為豐產,一顆椰棗樹大約能產幾十斤椰棗,這些上天賜予的珍品除了少量新鮮的上市外,絕大部分卻被閩國儲藏了。
在椰棗產地不遠,閩國建造了成排成排類似於後世吐魯番晾曬葡萄的蔭房,磚砌成多孔的蔭房中,被洗好的椰棗串直接晾在裡頭,火辣辣的太陽照射下,空氣不斷流動,幾天功夫就變成了上好的幹棗。
這些東西對閩國的意義可不只是吃那麼簡單。
椰棗富含果糖,蛋白質,而且含有多種維生素,閩國能如此強盛,源於它把歐亞非大陸穿起來的商業路線,而這些財富一半得經過海上,如今閩國各處飄著的軍用民用船隻差不多有兩萬餘艘,比後世海上馬車伕的荷蘭都要多。
如此多的艦隊航海人員,海上食物則成了重中之重,遙遠的航程,一方面捕捉海洋生物作為新鮮食品,一方面還要準備大量不易腐爛的食物,歐洲大航海時代,各國大量準備的航海食物幾乎都是乾肉。
真的是乾肉,幹到一定境界的肉,甚至刀切都不斷,需要用鋸切,而且放在水裡浸泡好久才能食用,後世英國海軍中不少工藝紀念品居然是水兵用乾肉雕刻出來的。
威脅船員生命的不光是惡劣的海洋天氣,還有疾病,尤其是壞血病,大量食用乾肉,缺乏維生素,船員很容易得壞血病,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屬下船員將近一半死於壞血病,另一位偉大航海家麥哲倫更是自己差不點死於壞血病,壞血病襲擾歐洲航海業幾百多年之久,死於壞血病的船員不計其數。
剛涉足海洋的閩國最開始也沒注意這個問題,攜帶的金華火腿之類乾肉作為水兵水手主要食物,結果,理所當然的交了一大筆學費,不少富有航海經驗的老練水手牙齦流血不止,悽慘而死,這才引起閩王府的注意。
最早的解決方法是綠茶,壓成茶餅的綠茶每個水手一天喝一杯,疾病機率一下子降低到了可控制程度,而閩國入主天竺後,椰棗又出現在了各個船主海商的面前。
椰棗富含的維生素就可以成為緩解壞血病很好的良方,而且味道還很甘美,之前閩國從阿拉伯帝國進口最多的貨物之一就是椰棗,如今,徹底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