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都不可能還給我們,拜占庭帝國同樣,他們認為自己信仰的基督,彌賽亞在聖城昇天,他們也不會允許我們重新回到聖城,也只有閩國對聖城毫無瓜葛,也只有閩王能把這裡當做普通城市一樣還給我們!”
“一千年左右,方圓萬里之內,恐怕沒有第二個帝王能再給這樣的承諾,把聖城,耶路撒冷還給我們,支援猶太人立國,也許在閩國為奴就是上帝給我們的磨難,如今為閩國而戰是上帝給我們的考驗,如果不去拼一下,恐怕我們的子孫會後悔一千年的。”
“猶太人立國,拿回我們的應許之地啊!”
說到這兩個詞的時候,年紀最大的白鬍子猶太人老頭舉足頓胸,幾乎是顫音說出來的,也立刻在附近圍著的幾百個族人中引起了共鳴。
應許之地!建國!不論猶太人變得多麼指揮奸猾,也只有這兩條是烙印在猶太民族骨子裡不變的永恆民族痕跡,也只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土地,在別人土地上游蕩了幾千年的猶太民族知道這個承諾有多麼沉甸甸。
從後世而來,知曉五次中東戰爭中為了國土,以色列計程車兵在伊斯蘭海洋包圍下是多麼驍勇善戰不畏死亡,正是把握住這兩點,李捷才將這些猶太人聚集在一起千里迢迢的帶過來,如今,果然派上了用處。
閩國的甬道從波斯灣盡頭綿延而出,經庫法向西北彎曲,長達千里,途中每隔二十里,都建設了些堡壘樣式工事來拱衛駐防,尤其是庫法到泰西封這一路上三百五十里左右甬道更是十里一堡,五里一哨,為了恭維這條重要糧道,上萬唐軍分守道路各處,平時猶太人民夫搬運糧草也就主要是在這條道路上。
從那一天起,幾天之內,駐守這條道路的唐軍將士驚奇的發現,原本推著不走打著倒退的猶太人民夫頭一次變得如此積極,推著一車車糧食補給上坡時候紅著眼睛跟拼命一般,遇到劫匪,阿拉伯亂兵時候本來矇頭就跑溜得比誰都快得猶太人這會兒也跟打了雞血一般,輪著上頭髮下來的刀,嗷嗷叫著撲上去拼命,攔都攔不住。
驚奇了好久,閩國大軍對閩王李捷也越來越崇拜,就連猶太人這樣的滑頭都拼死報效了,不正是說明我主是千古明君嗎!
在猶太人的帶東下,唐軍氣勢莫名其妙的又上了個臺階……
前線的戰事,卻由此轉入了僵持,經歷了大規模傷亡後,穆阿維葉清楚的認識到唐人戰鬥力的強悍,短期內戰勝唐人的計劃就此成了泡影穆阿維葉轉而開始了長期圍困的計劃,不斷派兵去閩國後方破襲,試圖切斷閩國的糧道,並且排派小股部隊不斷襲擾閩國大營。
最激烈的戰鬥,幾乎都落在了帕里斯草原到庫法三百五十里糧道上,幾乎每一天,每一個時辰,大批大批的阿拉伯輕騎兵餓狼那樣奔襲埋伏在各個路段上,等候忙碌的閩國運糧隊經過,旋即一哄而上。
不過有了目標的猶太人運糧隊卻也不是那麼容易吃下,在甬道內爬牆而入的阿拉伯人也失去了騎兵優勢,只能少量人擁擠在狹窄的甬道中與猶太人以及閩國護衛隊面對面廝殺,甬道上方的瞭望塔迅速點燃,短期內,就會有大批唐軍精騎支援而來,將阿拉伯人逼退,撤退的阿拉伯人重新換一個地點,繼續突襲,血腥的廝殺反覆在這條道路上上演著。
從庫法出發的補給大約有四層左右在這樣的破壞戰鬥下損失殆盡,加上運輸中的消耗,從波斯灣支援過來的物資實際上才能有三分之一到達戰場,繞是如此,依靠著閩國強悍的國力,每天依舊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兵器從波斯灣登陸,這時候,拼的就是個國力。
另一頭,阿拉伯人的補給從泰西封,半個美索不達米亞搜刮供應而來,倒也暫時沒有短缺的樣子,甚至靠劫掠閩國補給發了筆小財。
不過也穆阿維葉得意多久,在阿拉伯劫掠閩國最猖獗,十萬阿拉伯騎兵全部放到庫法一線糧道劫掠時候,突然閩國大軍有對阿拉伯營地發起了一次突襲,用配重拋石機一次性拋射了數百罐猛火油砸進阿拉伯人中軍大營,工兵鋪好壕溝浮橋,三萬一直保持戰鬥力的閩王鐵林與兩萬關寧鐵騎突然殺出,直撲阿拉伯大軍中軍大營。
襲擊發生在傍晚,如同飛火流星般的猛火油降落到三個軍營中,一下子讓阿拉伯人全軍大亂,這時候阿拉伯大軍缺乏強有力的統一指揮這個弱點也不禁暴露了出來,兩廂軍營要不就忙著救火,要不就是失去了指揮到處亂跑,抽調太多得力軍隊的中軍在步兵都騎著馬衝殺過來的猛烈突擊下被打的潰不成軍,潰逃了足足二十里。
如果不是埃及總督阿穆爾拼死率領親軍從右翼敢來營